夏志清 90岁的顽童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学史研究中,他最早发现了张爱玲的价值,他贬低老舍《四世同堂》,他认为鲁迅被拔高,钱锺书的《围城》无出其右。有“快人”之称的夏志清在学术上也爱憎分明,但无人否认他《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厚重价值
  
  去年冬日的一个上午,火车行驶在纽黑文通往纽约的铁道上,窗外掠过树林、雪地、房屋和停靠在港湾里的船只。
  纽黑文—纽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大约60年前,1950年代初,三十出头的夏志清在这条路线上往返奔波。那时他正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这部日后让他声誉鹊起的学术著作,苦于耶鲁大学中文书籍匮乏,于是他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中日文系(现在的东亚语文系)图书馆的常客。他通常是上午从耶鲁出发,下午在哥大饱览群书,然后再借上一箱子资料,返回纽黑文。
  离耶鲁并不遥远的哈佛大学当年的中文藏书虽然并不丰富,但也有一些哥大所没有的书籍。夏志清没去哈佛借过书,除了生性不爱动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钱。他曾为此而遗憾,作为文学史的研究者,占有的资料再多都不为过。
  “朝鲜战争开始,我就得省下钱来寄给上海家里。从1951年7月开始,月寄100美金,一年1200元。所以那3年,每年自用2800美元,够维持生活,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经费。”当时已经从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毕业的夏志清仍然住学生宿舍,吃食堂。
  夏志清如今住在纽约113街的一幢公寓,紧邻晨边高地上的哥伦比亚大学,通往他家楼层的电梯有着木质外壳,楼龄超过百年。
  在夏志清家里,有墙壁处皆是书。他自己的著作都集中在一个书架上。我从大陆带来的几本署名“夏志清”的简体字书,却不在此列。
  “大陆出版他的书,几乎从来不给稿费,很多时候连书都不寄过来,真是很过分。”夏志清的太太王洞女士翻着我带来的书说道。
  夏志清则拿着我带去的“桂系军阀”做封面的《南方人物周刊》说:“这是白崇禧年轻的时候,我跟他儿子白先勇很熟。”白先勇是夏志清的哥哥夏济安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教过的学生。白先勇认为夏济安对那一届台大外文系学生有过非常好的指导。那批学生中,日后成名的除了白先勇,还有李欧梵、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等人。对于夏济安和夏志清,刘再复的评价是: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兄弟双子星座。
  上海来的年轻人
  夏志清在2011年阴历正月十一度过了自己90岁生日,为了避开美国东北部多雪的冬天,生日的聚会提前到2010年秋天。1921年,夏志清出生在上海浦东。浦东当时只是落后的郊区,黄浦江对岸才是繁华的十里洋场。夏志清的家境并不好。“年轻时的夏志清多少有一些自卑感,这对他之后的人生会有影响。”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说。
  客厅里挂着马英九送来的一幅生日贺匾: 绩学雅范。“这个出典我不晓得。”夏志清指着这幅字说,“这些字都有出典的,他们不敢乱写,中国人胆子小,你自己发明一个什么‘伟大的……’,大家会笑的,所以中国人总是要用古人的话。”
  这幅字上还写着:“志清院士九秩嵩庆”。夏志清在2006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为当选院士中最年长者。
  胡适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可能没料到,自己不太器重的夏志清几十年后会当选院士。1946年,从沪江大学毕业的夏志清到北大外文系做助教时,时任北大校长胡适“听说我是沪江大学毕业生,脸就一沉,透露很大的失望。我那时还不知道胡校长偏见如此之深,好像全国最优秀的学生,都该进北大、清华、南开才是正路。”
  1947年,纽约华侨富商李国钦决定给北大的年轻教员3个留美奖学金的名额,文、法、理各一名。刚到北大工作不到一年的夏志清过关斩将,得到文科惟一的名额。发榜后,十几位教员一起到校长胡适那里表示抗议:夏志清是什么人啊,怎么能让他把这个名额占去。胡适虽然不喜欢夏志清,但非常尊重评选委员会的决定,夏志清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1947年对夏志清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德裔美国电影导演刘别谦(Ernst Lubitsch)在洛杉矶突发心脏病去世。“我对刘别谦的导演手法特别佩服,他的好多电影我都看过3遍。”他认为作为电影导演的刘别谦相当于诗人中的蒲伯、剧作家中的莫里哀。
  夏志清是个超级影迷,他在上海的时候,曾经在《新闻报》上发表《好莱坞大导演阵容》。“那个时候,我对电影的研究比文学更好。我大学还没毕业,电影全都懂了”,“刘别谦的电影好得一塌糊涂”,“现在的电影是退步得一塌糊涂”。他所喜欢的大抵是1960年代以前的电影,书房里,挂着伊丽莎白
其他文献
相比鸠山易破的理想化,菅直人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及周旋各类集团之间    一年之前,鸠山由纪夫用鸟儿的比喻挑战麻生,说自己和弟弟是永田町的两只鸽子,他负责正面进攻日本政坛种种陈腐与乱相。一年之后的6月4日清晨,他的辞职演说同样以鸟的比喻结束:“有一天我待在酒店房间里,突然一只小鸟飞到面前,这是一种在我的家乡经常见到的鸟,看到它,我仿佛觉得它是来告诉我,该是回家的时候了。”     “外星人”辞职   
历史潮流在惩罚了萨达姆之后,也并没有对卡扎菲另眼相看    自3月19日开始的利比亚战事进入了最后阶段,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控制了首都九成的地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下落不明。  在此之前,卡扎菲大声呼吁、某些军事专家幻想的激烈“巷战”、“地道战”、誓死抵抗等情形并没有发生,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而利比亚人则走上街头欢呼卡扎菲的倒台。  卡扎菲长期以节俭示人,外出不
3月11日,是蔡英文就任民进党主席以来最为得意的一天,也是吕秀莲感到最有压力的一天。就在这一天,“百变”蔡英文在众人的簇拥下,以“志在必得”的姿态发表参选宣言,展现竞选“总统”的决心。  而早在之前的2月28日,吕秀莲就宣布参加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蔡“以新灭旧”反制吕挑战  目前在民进党内,敢于和蔡英文公开抗衡的政治人物,仅有吕秀莲。吕以直言、敢言称雄于民进党。吕在民进党内虽是硕果仅
这个熊市不太“冷”,那个牛市不太“远”    4月18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067.46点,19日,市场下跌1.91%,收于2999.30点,拉开了近期股市下跌的序幕,到5月6日,市场低点下探到2834.46点。对很多憧憬市场重返4000甚至5000点的新老股民来说,市场的残酷让他们的乐观情绪受到重击。不过,“血总是热的”,屡败屡战依然是不少中国股民顽强的特质。    王远新,男,28岁,未婚,半
打黑社会就是打钱嘛  人物周刊: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叫大哥的吗?  成龙:忘了,真的忘了,怎么开始的我也忘了,现在几乎变成一个官称了。  人物周刊:大概有多少年了?  成龙:有……哇!二十多年了。可能是我爱管闲事吧。  人物周刊:都管过什么闲事?  成龙:抗议黑社会,保护艺人,组织香港演艺人协会。每一个协会办不下去,都是我支持他们。到了后面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是我搞起来的。  人物周刊:那时候为
Google Buzz来了  很多人认它是Twitter杀手,或者是架在Facebook脖子上的一把刀。可惜在社会化产品领域,Google一直没成功过。但对于广大的Gmail用户来说,至少现在又多了一样值得尝试的新玩意儿    从虎年春节假期开始,Google Buzz成为最受“谷粉”(Google 粉丝)追捧的话题,更迅速引发了微软、雅虎等著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强烈关注。  Google Buz
刚开始找保姆那会儿,某培训名师与我面授机宜,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管家庭若带团队。要是把企业管理那套合理运用在家里,明确职权、恩威并施,可保家庭秩序井然、长幼有序也。”话是没错,可我属于“和员工打成一片”的那类上司,所以把他的这番忠告移花接木到现实生活中,就变成了和育儿嫂唐阿姨称姐道妹、好得形影不离的局面。  唐阿姨为人豪爽、干活勤快。在我和我妈的怂恿和默许下,带宝宝出去玩时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偶
“中国已经形成十大酿酒葡萄产区,完全能够生产出与世界知名产区相媲美的葡萄酒。”在3月23日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张裕总经理周洪江表示,与多家国内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葡萄园不同,张裕主要立足国内优质产区资源,目前在全国的葡萄基地已达25万亩,远超其它国内企业。  对中国葡萄产区感兴趣的还有众多国际酒商,他们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另一方面则证明了中国能种出好葡萄,因此我们不必盲目迷信国外葡萄酒。
作为一部满足观众大男孩心理的漫画改编电影,《美国队长》用俗不可耐的方式宣告了主角的变身——羸弱不堪的史蒂芬罗杰斯在街头被小混混一顿胖揍之后,鬼使神差地进入了美国军方的“重生”计划之中。尽管他在选拔训练中名落孙山,但一次机警的放倒旗杆和一次舍己救人的训练场壮举让他得到了军方科学家的青睐,最终,罗杰斯在众目睽睽之下,注射了全天下男人都梦寐以求的血清,成为一个肌肉发达面庞英俊发型优雅上天遁地无所不能的成
作为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的成员,  他揭露高校抢生源乱象与“北清神话”的潜规则,由此引发网络热议    冯玮很认同圈内人的一句话:“招生就是一场战争”!  作为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的成员,他这么说了,也身体力行地做了。和其他学校招生老师稍稍不同的是,这个语速极快、表情夸张的历史系教授,还将招生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公开了出来。  于是,他红了——坐车到学校,出租车司机问他:你就是那位抨击高考抢生源的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