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下面就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谈谈预习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
  [第一课时]
  1. 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 读了课文,有什么疑惑?写下来。(☆)
  [第二课时]
  4. 画出你认为打动人的语句,并能有感情地读出来。(☆)5. 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6. 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爱”的内涵的理解。(△)(备注:“☆”为必做题,“△”为选做题)
  一、 预习作业设计要有“规定动作”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累,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预习。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可根据阅读教学初读课文时的普遍要求,设计“共性作业”。如《爱如茉莉》第一课时中的3项预习作业。此“规定动作”完全适用于小学高年级的大多数课文的预习,也有助于学生构建预习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
  二、 预习作业设计要突出课文“重难点”
  如果说“共性作业”设计是促学生“读懂课文”,那么突出课文重难点的预习作业设计是促学生“品读课文”。如在《爱如茉莉》预习作业中,教者第二课时设计了第4、5项作业,目的就是为了突出“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这个重点,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这个难点。把突破课文重难点引入预习作业,就是为课堂教学做铺垫,做“预热”,有利于课堂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
  三、 预习作业设计要体现单元教学的“训练要求”
  与《爱如茉莉》同单元的课文还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等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依依”。为此,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爱’的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挖掘身边、家庭中发生过的相似场景:一个眼神、一句叮嘱、一声问候……无不渗透着亲人浓浓的爱。通过这样的延伸,学生对“爱如茉莉”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四、 预习作业设计要有“自选动作”
  所谓“自选动作”即预习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设计。在《爱如茉莉》预习作业设计中,共有6项作业,其中四项是必做题,两项是选做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就能慢慢缩小与优等生的距离。
  (作者单位:高邮市八桥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并且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在评价的方法上创新求变,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推进器。  一、 准确真诚的评价,激点带面  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发自内心深处,就像点点春雨滋润禾苗一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孙建峰老师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的片段:  生:(难过地)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们家的大树倒了,他们都不肯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有时,我想到了死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资本结构理论中对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空缺,隐性契约和专用性投资正是非财务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资本结构产生联系影响的作用机理之所在,非财
一、 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语文美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工具。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带领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深入其中,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感,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美的过程。  语文美往往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委婉含蓄,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而是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通过品读文字,体会情感,真正走进文本,达到与文本的高度融合,从而充分感受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