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判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位置的作用
【机 构】
:
214000 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5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22例年轻高危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年轻高危DLBCL占本中心DLBCL的发生率为27.1%,患者中位年龄44.0岁,Ⅲ、Ⅳ期患者占99.2%,50.0%患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淋巴结
目的比较负压创面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3个月的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及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行负压引流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收集同时期按照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糖尿病足病变范围进行1∶1比例匹配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创面完全愈合或好转,创面没有明显分泌物,坏死组织大部分脱落并且有新生肉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缓解大鼠甲醛溶液炎性痛的脊髓机制。方法行为学实验:3~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大鼠于右后足背皮下注射10%中性甲醛溶液,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中溶媒对照组和米诺环素组在甲醛溶液注射前1 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米诺环素,观察各组大鼠缩足和舔爪等炎性痛行为。电生理实验:选取同上SD大鼠,制作
目的比较分析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在累及内脏动脉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n=7)和腔内修复组(n=19),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随访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7例均为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8(41~62)岁,其中75岁以上1例;腔内修复组共19例患者,14例为男性,中位
目的分析并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例患者因疼痛明显或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同时肾下锚定区达到15 mm而采用血管腔内治疗,其中4例行"分体式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1例行"单分支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联合股股转流术";2例肾下锚定区小于15 mm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