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依那普利(10mg,1/d)、治疗组30例接受缬沙坦(80mg,1/d)治疗,8周后测心率、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并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降压、治疗CHF的作用,均能明显降低ALD水平,轻度升高PRA,但依那普利组使AngⅡ下降,缬沙坦组使AngⅡ升高,分析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AngⅡ受体有关。结论
其他文献
早熟大豆新品种晋豆4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品系1-44作母本,晋豆1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的,原品系代号为同豆3931。该品种2008-2009年参
为全面了解棉花品种秋乐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04-2005年度河南省常规春棉区试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变动指数、回归系数、高稳系数等分别对秋乐5号和对照中棉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