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笔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753±62岁,COPD病程131±82年。2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为51±13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可比性。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及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液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沙丁胺醇雾化液1ml加入生理盐水2ml放入Qw15氧喷雾化器内吸入,7天为1个疗程。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口咽部不适,但均不影响治疗,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吸入布地奈德首先穿过细胞膜,与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结合[4~5],加强了肺部局部抗炎效果,而且这个独特作用仅在肺部组织细胞中发生,在血中布地奈德会被迅速清除掉,从而不会加大全身不良反应[6]。沙丁胺醇是一种高度选择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舒张气道平滑肌。二者联用可,作用互补,治疗作用更加明显。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COPD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COPD的发生。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对防止COPD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此外,对于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予以干预。COPD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重于治疗。
  本研究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均连续7天。结果显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朱元钰.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Vaghi A,Berg E,Liljedahl S,et a1.In vitro comparison of nebulised budesonide(Pulmicort Respules) and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Clenil per Aeroso1)[J].Pulm Pharmacol Ther,2005,18:151-153.
  5周新.哮喘控制的临床评价与界定[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3):276-277.
  6Malaltais F,Ostinelli J.Nebulized 0f Acute Exacerbations 0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5):698-703.
其他文献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三低”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对210名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分级管理)方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
摘 要 目的:了解隐血珠在上消化道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重点评价隐血珠在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常州监狱896名在职警察先行隐血珠筛查,凡隐血珠阳性的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以胃镜和(或)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896名接受隐血珠检查的在职警察中,隐血珠阳性304名,阳性率33.9%,经胃镜证实患有程度不等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结论:隐血珠为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性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利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导管消融术近年逐渐成为房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术后复发率仍较高。研究显示,年龄<50岁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率29%,而>75岁的患者则高达75%[1]。2007~2010年已行射频消融转复的房颤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有减少术后复发的趋势,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