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以学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学情”后,开展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当堂达标”是指教师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学习目标,在单位时间内,未完成学习目标而组织的“教”学的活动。每每伴随清脆悦耳的音乐,一节节课的教学也画上了一个个圈满的句号。可课堂上的一幕幕仍然不停的浮现在我的眼前。“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不停在我脑海中盘旋。前后思量每一节课的教学既有成功之处,又有困惑的地方。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在了解掌握“学情”基础上进行
  1.教师要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學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把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在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这种身份是任何人(包括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的。
  2.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
  认知基础不扎实,学生的认知愿望不强烈,忽视语文基础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缺乏信心,在语文学习中丧失积极性,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无以致用,有些茫然等。
  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准确定的制定学习目标,才能做到学前指导有方向,学中点拨有重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学习。
  二、开展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为主旨的活动
  1.先学后教。
  学生自学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自然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以及自学的方法,如读书是独立围绕课后思考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难懂词句等等。在教学《记成寺夜游》一课时,课前我预先设置了学案,明确的要求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词句。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学,知道从哪下手,怎样学,怎么做,为自己奠定了基础。这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重视自学前的指导,让学生的自学能有的放矢,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先学后教,每一步都没有离开学生的指导,就如同汽车进入了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同没有路标,就容易走岔道。
  2.多学少教。
  在教学小说及戏剧时,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创新排演课本剧,或者进行故事改编。学生在初步掌握文本内容后,进行组织排演;在排演中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文本;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指导点拨其对文本的理解。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或与学生交流后获得的,而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点拨指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学定教。
  传统的教学认为,深挖洞才能广积粮,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学得越好,实际上,这样做更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惰性,学生成了哑巴。以学定教,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主动参与,让学生燃气思维的火花。在教学《雷电颂》时,学生被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感动,于是我随机与学生一起欣赏了屈原的诗歌《离骚》,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想,然后再进一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对于文字主题的把握,更加精准。
  三、交流展示活动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自信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不仅注重了对尖子生的培养,更有利于后1/3学生的发展。如果学困生掌握的不好,教的接力棒再传给中等生、优等生,等其解决,从而凸显了问题,便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也使1/3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自信。
  四、存在的问题
  反思自己的教学流程,发现教学中仍有值得深思的地方:(1)由于设计的不够完善,或许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尤其在自学环节有时没有给后1/3学生充分的自学半途而废,造成回答问题片面,不够深入。(2)自学环节,在指导后1/3学生时,态度急躁,虽然能做到循循善诱,但还是缺乏耐心。(3)对于兵教兵地教学方式,运用起来还是不能做到得心应手,没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时不时的左右着我的课堂教学生。(4)在引导探究的时候,教师还是引导过多,不能大胆放手。(5)教师的语言过于罗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没有贯穿教学始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需要加强。
其他文献
当了教师,就一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有条件和基础比较好的,教起来比较省力的;也会有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好教的学生易然枪手,难教的学生常遭冷落。想把非常差的学生调教好,绝非易事。  事情总还有它好的一面。收了难教的学生后,教师就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进。慢慢地,随着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地得到充实和提高,办法也越来越丰富和商练,教学手段多样,教学经验不断积累。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更是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学前儿童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幼儿可塑性大,此时生理心理发展很快,长知识、长身体,且智力发展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与他的审美的情趣和审
今天,曹操给谋士们出了个题目:“什么东西最好吃?”  谋士们刚从南方考察回来,对金华火腿印象深刻,就一齐举手说:“火腿最好吃!”  曹操说:“那就请你们每人写一句诗,描绘一下火腿。”  大家赶紧抓耳挠腮,搜肠刮肚。  “我来第一句吧——”谋士甲奋勇当先,“火腿本是猪大腿!”  曹操讥讽地点点头:“你不告诉我。我还以为是猪耳朵呢。”  谋士乙说:“我来第二句——猪腿不是人的腿。”  “更妙了!”  
前科学概念又称前概念,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