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歌唱是情感艺术,它针对心情,表现心情,歌唱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表达歌唱的情感表现,具体地说,它是通过速度变化对比、音色变化对比、情感变化对比等演唱要素来表达情感的。
关键词:声乐 演唱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在我们声乐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歌唱中的“声”与“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歌唱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
一 情绪与情感是歌唱的核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情感的工具,然而歌唱就是带有旋律的语言。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歌唱是情绪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歌唱是歌者内心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
歌者内在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功的演唱者总是把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当成伟大的艺术法则、艺术灵魂。如果一个歌者想向观众表达歌曲的感情,但无法向观众表现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话,那么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感情主要是通过感受来表达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内部心理状态。如果歌唱只局限于技术而没有情绪和情感表现的话,那么无论技术多么高超,也是冷漠苍白,没有灵魂的,甚至连技术的完美也是不可能的。
二 通过速度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曲的演唱速度变化、对比对歌唱表演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指出:“速度是音乐的生命。”如果在歌唱表演中没有一个正确的速度,歌唱表演就会处于失败,因此,速度也是歌唱表演的生命。作曲家在写一部作品时,总是在他头脑中设计了一定的速度,并标记出来,即使没有标记出来,歌曲本身的情绪和情感也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当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发生变化与发展时,歌曲的演唱速度也随着发生变化,或渐快,或渐慢,或突快,或突慢,这些速度的变化不是机械地规定,也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由歌曲中的思想情感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的。
因此,歌曲演唱的速度直接反映了作品的情绪和情感。速度不准确,会直接带来情绪和情感的误会,这就是“速度是音乐的生命”的真理所在。一定的速度表现一定的情感,一般来说,快速演唱表现热情和欢乐的情感,渐快表现活跃和生机勃勃的情感,渐慢表现宽广和开阔的情感,稍快表现果断和勇敢的情感,稍慢表现亲切和热情的情感。
通过时间、速度表现情感,这正是人们称为“歌唱是情感艺术”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歌唱是时间艺术,那是因为节奏、节拍与速度是歌唱的生命;如果说歌唱是情感艺术,那是因为它能决定速度、拨动听众的心弦。
三 通过音色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歌唱的声音表达出来的,因此,“情”和“声”是相互依存的,情推动声音的统一。所谓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最高造诣。歌唱声音色彩的变化对比是演唱的重要手段。无论在一首歌曲中,还是在一组歌曲中,都必须运用各种不同音色变化对比的演唱方法,来增强演唱的感染力。
歌唱声音的色彩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化表现,是情绪和情感的必然产物。人们平时由于说话的思想、情绪和情感不同,因而说话的声音色彩也不相同,愉快时说话的色彩明亮,悲伤时说话声音色彩黯淡,恳求时说话声音色彩柔和,愤怒时说话声音色彩粗壮等等。
总之,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就有什么样的声音音色。说话时的声音音色似乎是人们的天性,是思想、情绪和情感的自动化表现。由于歌曲的创作是按照说话时的腔调、语气,以及其他语言特点来写的,因此,歌唱时的声音色彩也必须建立在说话时声音色彩的基础上,否则,尽管演唱者用了很多种音色,听众还是不明其意。当演唱一首歌曲时,一定要根据情绪和情感的需要而选用恰到好处的音色。如有的乐句唱得明亮些最能表现欢乐的情绪和情感;有的乐句唱得黯淡些最能表现悲伤的情绪和情感;有的乐句唱得雄壮一些,有的乐句唱得委婉一些,各抒其情,各达其意。
四 把握情感审美,通过情感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换言之,演唱者没有歌曲的情感审美感受,就不能表现美的感情,就没有艺术。“情之相通,美寓其中”,一首歌曲能否达到强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演唱者是否能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说是“美寓其中”的基本条件之一。
歌唱表演中情感的表达要准确,要掌握歌曲情感动态的变化与发展,不能是抽象或空洞的“热情”或“悲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冷淡无情的表面技巧,与声名狼藉的灵感(即只管热情),其结果是相同的。”很多学生在演唱中确实存在表面的、肤浅的、空洞的“表情”,这种“情感表现”矫揉造作,毫无情感的说服力。
每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都是变化和发展着的,是一个由表及内、由浅入深、由低潮到高潮的变化发展过程。即使是只表现一种情绪的歌曲,也有微妙的变化发展。歌手如果在表演中,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点,就会产生从头至尾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悲伤,一样的温柔,这样的表演必然是单调和乏味的。
因此,歌手在表演中,一方面要准确掌握歌曲情感动态的基调,另一方面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情感形态的程度、层次、性格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的逻辑。为此,歌手要以忠诚的态度去理解、领会词曲作家的感觉与意象、情感与思维,置身于作家的生活时代以及创作的意境,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执着刻画歌曲形象的内心情感。
以《黄河怨》为例,在表演中,不能从头至尾哭诉,而是从心境深入到悲伤的情绪和情感,最后发展到要清算血债的反抗情感。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对比比较明显,这种变化和对比生动地呈现出深受敌人欺凌的中国妇女内心的情感动态。歌曲开头两句:“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表达了曲中人物的痛苦心境。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愁和怨。”表现出由痛苦心境产生出哭诉的情绪。
五 深入理解歌词,树立艺术形象是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关键
歌唱情绪与情感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时产生的。一般来说,欢乐与激动的情感产生响亮而有力的声音,忧郁与悲伤的情感产生黯淡的声音,亲切、温柔与爱抚的情感产生纤细而委婉的声音等等。歌唱既能表达情绪和感情的具体内容,又能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情绪和情感绝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可知的心灵实质。
在演唱中,可以用语言的不同音调直接模拟不同人物角色的音调、神态,从而使听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或因此喜上眉梢、或因此悲催泪落,在感知形象的同时领略真理。例如《黄河怨》这首歌曲,从歌词来看:“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愁和怨。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歌词悲伤的音调,为曲作者提供了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曲作家正是利用低音区凄凉、怨恨、如咽如泣的音调刻画出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惨遭敌人蹂躏的妇女形象。
正如洗星海所说:“《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这首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样的情感,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语言(歌词)形象是表现歌曲情感的有力手段。语言形象不是单纯研究字的音节及四声关系,而是利用生活中的语言特点去表现作品情绪和情感。歌词本身包含着特定的情绪和内容,这些词句的表现及其语气、腔调等都必须从歌中包含的情绪内容去琢磨、去深化理解。通过准确恰当的语言形象和曲调音响形象有机结合,就能生动表现歌曲思想情感。
声乐是通过人的演唱,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的。人的声音在演唱中就是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所承载的情感分量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对听众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在欣赏演唱者的歌唱时,其坚定、刚强、激昂、欢乐、崇敬、爱慕、痛苦、嫉妒、迷惘、幽怨、哀求、愤怒、绝望等情绪,随着演唱者的富有感染力的饱含情感的歌声而起伏跌宕。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演唱者触动听众心灵的程度和激发听众潜在的具体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情感表达的把握是否充分和恰到好处。演唱者充分且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能够贴切地反映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只有用恰当的形式、恰当的情感表现的音乐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声乐演唱艺术。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徐小懿等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 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集美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胡海,男,1961—,湖南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工作单位: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声乐 演唱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在我们声乐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歌唱中的“声”与“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歌唱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
一 情绪与情感是歌唱的核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情感的工具,然而歌唱就是带有旋律的语言。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歌唱是情绪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歌唱是歌者内心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
歌者内在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功的演唱者总是把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当成伟大的艺术法则、艺术灵魂。如果一个歌者想向观众表达歌曲的感情,但无法向观众表现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话,那么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感情主要是通过感受来表达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内部心理状态。如果歌唱只局限于技术而没有情绪和情感表现的话,那么无论技术多么高超,也是冷漠苍白,没有灵魂的,甚至连技术的完美也是不可能的。
二 通过速度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曲的演唱速度变化、对比对歌唱表演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指出:“速度是音乐的生命。”如果在歌唱表演中没有一个正确的速度,歌唱表演就会处于失败,因此,速度也是歌唱表演的生命。作曲家在写一部作品时,总是在他头脑中设计了一定的速度,并标记出来,即使没有标记出来,歌曲本身的情绪和情感也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当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发生变化与发展时,歌曲的演唱速度也随着发生变化,或渐快,或渐慢,或突快,或突慢,这些速度的变化不是机械地规定,也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由歌曲中的思想情感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的。
因此,歌曲演唱的速度直接反映了作品的情绪和情感。速度不准确,会直接带来情绪和情感的误会,这就是“速度是音乐的生命”的真理所在。一定的速度表现一定的情感,一般来说,快速演唱表现热情和欢乐的情感,渐快表现活跃和生机勃勃的情感,渐慢表现宽广和开阔的情感,稍快表现果断和勇敢的情感,稍慢表现亲切和热情的情感。
通过时间、速度表现情感,这正是人们称为“歌唱是情感艺术”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歌唱是时间艺术,那是因为节奏、节拍与速度是歌唱的生命;如果说歌唱是情感艺术,那是因为它能决定速度、拨动听众的心弦。
三 通过音色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歌唱的声音表达出来的,因此,“情”和“声”是相互依存的,情推动声音的统一。所谓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最高造诣。歌唱声音色彩的变化对比是演唱的重要手段。无论在一首歌曲中,还是在一组歌曲中,都必须运用各种不同音色变化对比的演唱方法,来增强演唱的感染力。
歌唱声音的色彩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化表现,是情绪和情感的必然产物。人们平时由于说话的思想、情绪和情感不同,因而说话的声音色彩也不相同,愉快时说话的色彩明亮,悲伤时说话声音色彩黯淡,恳求时说话声音色彩柔和,愤怒时说话声音色彩粗壮等等。
总之,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就有什么样的声音音色。说话时的声音音色似乎是人们的天性,是思想、情绪和情感的自动化表现。由于歌曲的创作是按照说话时的腔调、语气,以及其他语言特点来写的,因此,歌唱时的声音色彩也必须建立在说话时声音色彩的基础上,否则,尽管演唱者用了很多种音色,听众还是不明其意。当演唱一首歌曲时,一定要根据情绪和情感的需要而选用恰到好处的音色。如有的乐句唱得明亮些最能表现欢乐的情绪和情感;有的乐句唱得黯淡些最能表现悲伤的情绪和情感;有的乐句唱得雄壮一些,有的乐句唱得委婉一些,各抒其情,各达其意。
四 把握情感审美,通过情感变化对比来表达情感
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换言之,演唱者没有歌曲的情感审美感受,就不能表现美的感情,就没有艺术。“情之相通,美寓其中”,一首歌曲能否达到强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演唱者是否能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说是“美寓其中”的基本条件之一。
歌唱表演中情感的表达要准确,要掌握歌曲情感动态的变化与发展,不能是抽象或空洞的“热情”或“悲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冷淡无情的表面技巧,与声名狼藉的灵感(即只管热情),其结果是相同的。”很多学生在演唱中确实存在表面的、肤浅的、空洞的“表情”,这种“情感表现”矫揉造作,毫无情感的说服力。
每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都是变化和发展着的,是一个由表及内、由浅入深、由低潮到高潮的变化发展过程。即使是只表现一种情绪的歌曲,也有微妙的变化发展。歌手如果在表演中,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点,就会产生从头至尾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悲伤,一样的温柔,这样的表演必然是单调和乏味的。
因此,歌手在表演中,一方面要准确掌握歌曲情感动态的基调,另一方面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情感形态的程度、层次、性格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的逻辑。为此,歌手要以忠诚的态度去理解、领会词曲作家的感觉与意象、情感与思维,置身于作家的生活时代以及创作的意境,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执着刻画歌曲形象的内心情感。
以《黄河怨》为例,在表演中,不能从头至尾哭诉,而是从心境深入到悲伤的情绪和情感,最后发展到要清算血债的反抗情感。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对比比较明显,这种变化和对比生动地呈现出深受敌人欺凌的中国妇女内心的情感动态。歌曲开头两句:“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表达了曲中人物的痛苦心境。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愁和怨。”表现出由痛苦心境产生出哭诉的情绪。
五 深入理解歌词,树立艺术形象是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关键
歌唱情绪与情感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时产生的。一般来说,欢乐与激动的情感产生响亮而有力的声音,忧郁与悲伤的情感产生黯淡的声音,亲切、温柔与爱抚的情感产生纤细而委婉的声音等等。歌唱既能表达情绪和感情的具体内容,又能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情绪和情感绝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可知的心灵实质。
在演唱中,可以用语言的不同音调直接模拟不同人物角色的音调、神态,从而使听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或因此喜上眉梢、或因此悲催泪落,在感知形象的同时领略真理。例如《黄河怨》这首歌曲,从歌词来看:“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愁和怨。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歌词悲伤的音调,为曲作者提供了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曲作家正是利用低音区凄凉、怨恨、如咽如泣的音调刻画出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惨遭敌人蹂躏的妇女形象。
正如洗星海所说:“《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这首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样的情感,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语言(歌词)形象是表现歌曲情感的有力手段。语言形象不是单纯研究字的音节及四声关系,而是利用生活中的语言特点去表现作品情绪和情感。歌词本身包含着特定的情绪和内容,这些词句的表现及其语气、腔调等都必须从歌中包含的情绪内容去琢磨、去深化理解。通过准确恰当的语言形象和曲调音响形象有机结合,就能生动表现歌曲思想情感。
声乐是通过人的演唱,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的。人的声音在演唱中就是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所承载的情感分量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对听众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在欣赏演唱者的歌唱时,其坚定、刚强、激昂、欢乐、崇敬、爱慕、痛苦、嫉妒、迷惘、幽怨、哀求、愤怒、绝望等情绪,随着演唱者的富有感染力的饱含情感的歌声而起伏跌宕。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演唱者触动听众心灵的程度和激发听众潜在的具体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情感表达的把握是否充分和恰到好处。演唱者充分且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能够贴切地反映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只有用恰当的形式、恰当的情感表现的音乐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声乐演唱艺术。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徐小懿等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 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集美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胡海,男,1961—,湖南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工作单位: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