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上,学生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外,还将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除了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以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将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以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的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一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活用教材——数学课堂生命成长的灵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要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就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的素材,善于把教材内容和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要善于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能把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有的而教材中并未显示出来,但对教学有辅助作用的素材尽可能地运用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教学更亲切、更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借鉴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来确定教学程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对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恰到好处的改动。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这一单元,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感受单一标准的分类方法,即: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对分类已有接触,只是孩子们还不能把生活经验和“分类”这个概念结合起来。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不是新知识的学习,而是激发学生再现分类的生活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和分类这一概念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交流的同时,再现他们有关分类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感受分类的方法。第二步:集体交流整理学具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第三步:实践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好处。看主题图判断教师出示的物品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实践分类的方法并联系生活,说说那些地方也存在把物品分类整理的情况,体会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分类的好处。第四步: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方法。第五步:学以致用。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整理书包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自己的事自己做。
  实践证明,这样的课让孩子很感兴趣。如在“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校园的花,孩子们竟然不需要教师维持秩序。表明学生对这样的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既充分感受到搜集整理数据的乐趣,又掌握了基本的数据搜集的方法,增强了对统计知识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情感——数学课堂生命成长的纽带
  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内化。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感情交流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是难以想象的。
  1.营造情感的氛围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它会致使学生失去个性和创造力,甚至失去思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转变教学观念蹲下来欣赏每一个孩子,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肯定的微笑、亲切的眼神、温暖的话语、一个细微的肢体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出彩部分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高兴,感受到学习的愉快。同时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如“为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好吗?”等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提出建议,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课堂里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如:教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为了帮学生建立一平方厘米的概念,我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恰当的例子。学生会说“大拇指甲盖”“纽扣”等,这是老师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一比。学生学得愉悦记得扎实,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的真谛。
  2.创设情感的情境
  要激发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情感,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适时地将有时代气息的数学信息呈现跟学生作为学习材料,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关注自我生存,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教学“统计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每一年游客到某一旅游景点的人数制成统计图后,提问:你能从中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又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导出圆周率的数值,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并激励孩子们从小立志,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深受感动和启发,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亲历探究——数学课堂生命成长的渠道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比较宫腔球囊、纱条填塞及子宫压迫缝合术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3例具有产后出血征兆或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的优质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252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n=126)和实验组1(n=126)。实验组1
目的探讨采血前后护理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化足底采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4月30日我院进行疾病筛查的65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
目的分析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后,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TCRA治疗的56
目的分析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ESPFE)教学法在消毒供应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116名新进实习生,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摘 要:情境教学是近年来物理教学中新兴的、效率较高的一种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由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成为初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要手法。但是在情境创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情境创设和小组学习进行介绍,然后归纳初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其中包含对小组学习的调整意见。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组学习;初中物理;对策研究  1.概念辨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内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方法将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相结合,对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目标体系包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