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体论层面来理解道德灌输,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学校德育合法性的认识,符合社会教化的现实与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当前,道德灌输的知识论基础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颠覆。信息时代灌输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灌输内容的良莠不齐。代沟的加大使得谁有资格灌输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普适性伦理与时代精神作为灌输的新的知识论基础,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作为灌输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平等互动作为新的“授一受”关系的建构基础。灌输在实践中应力戒强制灌输,但这不等于要取消任何意义上的灌输,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赋予灌输以本体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