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疑问是求知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这一特点,对学习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
古有劝学诗《知疑》,诗中写道:“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意思是说学习有疑问是个好事,有疑问后请教老师是个好事,请教老师就能解决疑问,解决疑问就获取知识了,获取知识就进步了,小问题得到小进步,大问题得到大进步,有疑问而且擅长请教,学习就没有问题了。宋代的张载也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牛顿正是从类似“苹果为什么落地”的一个个“疑问”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谓疑问,是指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疑问=问题。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质疑是学习的源头。疑是学习的导向和动力,不断知疑而后解疑,是获得扎实知识的有效途径。这种知疑而后释疑的求知求学过程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提倡推广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抑或称之为“问题解决”教学。
一、“问题解决”教学
陈爱苾在《多元智能理论与“问题解决”教学》一书中把“问题解决”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把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带给师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教学环境为基础,巧妙科学地设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提出新问题,同时,在求助手段和对象上要注意多元化,最终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
二、大学英语“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教学法实施的成功与否。
第一,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感。目前大学生源区域很广,各地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兼顾教材和教授对象。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不敢回答。问题过于容易,会使学生觉得毫无压力,敷衍了事。总之,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失去这种教法所应带来的效果。而难易适中的问题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感。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在渐次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而又连贯的思考,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英语语法中的倒装,首先是问题是倒装的种类,其次是不同种类的特点,最后是例句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新颖,让学生感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同时,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新颖,让学生们听到问题就能产生兴奋的情绪。这样学生们就会在亢奋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英语广告格式后,可以给学生们留下问题,让他们设计关于自己想要出售的商品广告,并要求他们把广告晒到互联网上,以最后的点击率判断输赢。
第三,问题的设计范围要有针对性,不能超出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问题解决”教学的宗旨是以问助讲、以问纠错、问中求学,因此问题设计要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如果让中文系的学生用英语解答有关计算机语言问题,他们就会感到难度太大,最终会放弃。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不过现在要用英语表述。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实施的最终目标。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来进行,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目前学生求助的对象不仅仅可以是老师,发达的网络和图书馆丰富的资料也都是他们的得力助手。问题的反馈形式可以是直接回答、课堂辩论、网上提交等。
总之,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为了激发学生知疑多思的精神,曾用过与传统方法截然不同的考试方法。考试不是老师出题,学生回答,而是由学生独立阅读后提出问题。谁提得多,提得有道理,提得有创新,谁就能得到好成绩。这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让学生不但掌握了牢固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正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问题解决”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推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从“疑”中求“学”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亢建波.问题解决综述[J].青松教育教学,2005.9.
[3]胡记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谈谈如何启导学生在阅读中以疑促读[N].清远日报,2009.1.5.
课题项目:本文是衡水学院2008年度院级科研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结题论文,课题编号为2008035
关键词: “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
古有劝学诗《知疑》,诗中写道:“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意思是说学习有疑问是个好事,有疑问后请教老师是个好事,请教老师就能解决疑问,解决疑问就获取知识了,获取知识就进步了,小问题得到小进步,大问题得到大进步,有疑问而且擅长请教,学习就没有问题了。宋代的张载也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牛顿正是从类似“苹果为什么落地”的一个个“疑问”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谓疑问,是指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疑问=问题。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质疑是学习的源头。疑是学习的导向和动力,不断知疑而后解疑,是获得扎实知识的有效途径。这种知疑而后释疑的求知求学过程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提倡推广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抑或称之为“问题解决”教学。
一、“问题解决”教学
陈爱苾在《多元智能理论与“问题解决”教学》一书中把“问题解决”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把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带给师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教学环境为基础,巧妙科学地设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提出新问题,同时,在求助手段和对象上要注意多元化,最终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
二、大学英语“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教学法实施的成功与否。
第一,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感。目前大学生源区域很广,各地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兼顾教材和教授对象。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不敢回答。问题过于容易,会使学生觉得毫无压力,敷衍了事。总之,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失去这种教法所应带来的效果。而难易适中的问题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感。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在渐次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而又连贯的思考,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英语语法中的倒装,首先是问题是倒装的种类,其次是不同种类的特点,最后是例句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新颖,让学生感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同时,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新颖,让学生们听到问题就能产生兴奋的情绪。这样学生们就会在亢奋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英语广告格式后,可以给学生们留下问题,让他们设计关于自己想要出售的商品广告,并要求他们把广告晒到互联网上,以最后的点击率判断输赢。
第三,问题的设计范围要有针对性,不能超出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问题解决”教学的宗旨是以问助讲、以问纠错、问中求学,因此问题设计要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如果让中文系的学生用英语解答有关计算机语言问题,他们就会感到难度太大,最终会放弃。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不过现在要用英语表述。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实施的最终目标。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来进行,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目前学生求助的对象不仅仅可以是老师,发达的网络和图书馆丰富的资料也都是他们的得力助手。问题的反馈形式可以是直接回答、课堂辩论、网上提交等。
总之,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为了激发学生知疑多思的精神,曾用过与传统方法截然不同的考试方法。考试不是老师出题,学生回答,而是由学生独立阅读后提出问题。谁提得多,提得有道理,提得有创新,谁就能得到好成绩。这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让学生不但掌握了牢固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正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问题解决”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推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从“疑”中求“学”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亢建波.问题解决综述[J].青松教育教学,2005.9.
[3]胡记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谈谈如何启导学生在阅读中以疑促读[N].清远日报,2009.1.5.
课题项目:本文是衡水学院2008年度院级科研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结题论文,课题编号为200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