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源经济发展的特征探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既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能源资源“绑架了”经济发展的21世纪,新疆在现有能源生产能力水平下合理安排自有消费可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借助于VAR模型分析新疆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不对称性、消费短缺条件下的能源出口、能源消费和生产缺乏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及消费市场初步形成等特征。提出建立“能源援疆”机制、刺激能源消费、借助科技研发发展低碳经济等方案将新疆建设成能源支撑性经济大区。
  关键词: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经济发展;新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5-0084-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疆作为能源大区,其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部分国内学者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不尽一致的研究结果。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1]。大多学者却认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2~3]。就能源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影响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总体上认为,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十分显著,而在长期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4]。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系的方向研究方面,邵帅等[5]认为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尽管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较多,但能源生产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其稀缺,尤其是新疆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更加稀缺。在能源物藏量较大,但能源消费规模低下,经济发展基数较小的新疆,有必要研究三者的关系,故本文借助于1990—2010年数据分析新疆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特征。
  二、新疆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新疆生产总值关系的特征分析
  新疆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被货币化,而新疆能源消费与新疆能源生产的统计单位则是万吨标准煤,显然不存在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的指标对于对比分析而言是一个限制。故在本文的分析中,选择了两组变量:在借助于统计图进行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规模分析时,选择了新疆能源消费总量(EC)和新疆能源生产总量(EP)两个变量指标;因为增长率数据剔除了单位,在图形对比分析时选择了新疆能源生产增长率(DEP)、新疆能源消费增长率(DPC)和新疆生产总值(DGPP)三个变量。
  为了分析新疆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新疆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将增长速度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
  结合上面折线图和原始数据可以看出,新疆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总体要大于能源资源生产和能源资源消费的增长率,尤其是1996年之前,新疆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增长率的2倍水平运行。说明尽管能源资源丰富,但是能源资源的生产消费并不是推动新疆经济增长的动力,恰恰相反的是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宝贵的资源成为GDP增长的拉后因素。无论是能源资源增长率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都表现出能源生产的向前带动性。上升阶段,能源生产带动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但是上升的过程比较缓慢,当能源生产增长率下降时,能源资源下降得更加显著。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新疆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的总量数据和增长率数据单独绘制成图(如图2所示):
  图2显示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总量中,能源生产显著大于能源消费,这主要是新疆能源出口造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比值关系,且比值关系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前面三者关系增长率的分析中显示出,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由此可知,新疆是在消费短缺的生产条件下,能源依然向外出口,即新疆能源出口是短缺自己,满足他人的出口,实际上也反映出新疆能源资源的生产出口属于无效率配置过程。
  分阶段来看,三者关系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6年之前为关系融合期,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增长关系比较协同,而新疆生产总值的增长则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差异较大,GDP带动能源消费和生产增长的特点比较显著。这一阶段经济增长较快,但现代化机械工具使用较少,GDP的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小是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消费增长关系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消费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不够显著,能源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们仅仅是不能影响经济整体发展状态的一部分。第二个阶段1997—2004年为生产带动经济增长期,可以认为这是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生产消费关系的紧密化阶段。图一中显示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大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但与1996年之前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缩小,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显著提高,三条曲线都呈现出U型曲线的变动过程,并且能源资源生产的变动总是要快于经济增长,即能源生产带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同步,两者之间并没有反映出相互推动或者拉动的关系。第三个阶段为2005年至今,能源消费市场形成期。2005—2008年期间,能源消费增长率相对走低,而能源生产和GDP的增长都保持平稳协同发展,这主要是第二阶段能源生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惯性作用形成的。2009年时能源生产增长率最低,同时将能源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拉到极小值点,说明能源消费迅速影响到了能源生产和经济发展。2009年之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与GDP的增长率都迅速上升,并表现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增长过程,说明能源生产的增长在满足增长的消费(相对于以往增长的生产满足增长的国内贸易而言),从而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新疆能源生产、新疆能源消费与新疆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存在以下特点:(1)三者关系存在不对称性。三者关系存在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的影响都比较小,而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更大。(2)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表现出消费短缺条件的生产出口。从数据可以看出,能源消费规模显著小于能源生产,而从三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生产出口部分并不是生产能力相对剩余引起,而是因为区域差异显著,受到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影响,在消费短缺的条件下出现了能源外流。从现实的角度看,这主要是中国石油的国家垄断导致了地方参与不了石油的开发形成。(3)能源消费市场初步形成。1996年之前,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增长关系比较协同,GDP的增长则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差异较大,GDP带动能源消费和生产增长的特点比较明显。2005—2008年期间,能源消费增长率相对走低。2009年时能源消费增长率最低。2009年之后表现出增长的能源生产在满足增长的能源消费,从而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即能源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参考文献:
  [1] 马晓君.分析GDP和能源、就业及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之间的关系[J].统计教育,2006,(6).
  [2] 张宗成,周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4).
  [3] 胡彩梅,韦福雷.OECD国家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
  [4] 刘凤朝,刘源远,潘雄锋.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J].资源科学,2007,(9).
  [5]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4).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其他文献
通过借鉴现有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考虑,该文指出海南自贸港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反避税措施可以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优惠需要提升竞争力、企业亏损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群众对环境的意识及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明显提升,环境风险不再只是“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还应该包括影响群众的较明显的个体及事件
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
摘 要: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受到了其他信息行业的冲击,亟须改变传统的旧的管理方式,因而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所以,在分析了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后,着重研究了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更好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许多民营企业破产,民营企业为简单模仿策略付出了高昂成本,主要是忽视市场细分。这说明市场细分对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决定其生命周期长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