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激发兴趣、改变学习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阐述了增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激发兴趣 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 评价机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关注的恐怕不只是它的形式,我想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成效。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生刚接触化学,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是感到化学实验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化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谈化学与现代化建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学生感到学好化学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第三章第二节里出现了二十几种元素符号,学生一下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绪言开始,将需记忆的元素符号分批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另外我们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是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从激发学生兴趣着眼,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而乐意学。
  二、努力转变学习方式
  如果将学生比作星星的话,那么教师应该是月亮,而不是太阳。因为“星星”无论白天与黑夜,事实上都存在于宇宙天空之中,可是我们白天却看不到它们,是因为被太阳的光芒遮住了,可是在黑夜,“星星”们就清晰可见了。所以,做一个将“想、说、写……”空间与时间尽量让给学生的“月亮型”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并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交流,学会合作,掌握好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由过去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转变,由重启发学生答问向重启发学生发问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耳听、动口议”,学生能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不断地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经验:1.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2.加强记忆方法训练。3.建立错题档案。4.及时复习。5.编制习题,制作考卷。6.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竞赛培训、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7.争做主持人,今天你是小教师。8.开放实验室。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把活生生的化学知识讲得冷冰冰的。加上传统的要求与现实地位的差异,教师心里着急责怪学生不努力,学生则责怪教师效率低,恶性循环使得学生最后对化学学习无兴趣。事实上化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刺激学生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原来可以用实物、模型、标本、挂图、录像、电视教学、幻灯片等,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对化学中大量的微观现象或有毒实验进行动态模拟演示,既可以化解难点,提高效率,又可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多媒体的选用克服了学生感官的局限性,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刺激和调动学生多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使之生动形象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入地认识化学现象和反应规律。
  四、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机制
  教师能积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最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过程中,不能老是对学生呵斥批评,而要多鼓励、多表扬;在内容上,评价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学习方法的运用、知识的运用等。教学评价的改革不只是形式的变化,更应从评价的内容上体现出观念的更新,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关注。
  我们也可以尝试把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彻到自己平时考评训练、命题改革中,更要测评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实践能力,注重建立具有地方性的考评及常规管理机制。对学生,不能只注重对学习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评价;对教师,不能只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忽视教育过程的评价。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等都极大地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积极地适应课程改革,只要我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实施好化学新课程教学,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学生;一定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云霞.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0):19.
其他文献
TMR(Tunnel Magneto Resistance)磁传感器是检测弱磁信号的传感器,为了配合传感器检测尽可能大幅度的磁场强度变化,实现尽可能高的动态范围,其接口电路必须要有极低的噪声水
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和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出现全新的变化:教学内容高度精练;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问题的引领者,学生则应该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概括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新的教科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下面笔者结合两年的教学实践,从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角度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1.教学资源重组利用的有效性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划
摘 要: 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递,却忽视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认真地听”,缺乏互动。尽管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认真,但是学习的成效却未必高。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  关键词: 物理课堂 物理新
摘要:“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了谁”这句话的道理是: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性;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学生能否学好,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引导、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也更会学习。  关键词:会学习;示范影响;引导体会;再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物理史 欣赏物理美 多媒体教学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