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占比较大的基础课程,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模块,教师想要增强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引领语文阅读教学走向信息时代。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为学生构建充满智慧元素的语文课堂,全面发展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是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改变落后的阅讀教学模式,以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简单探究。
  一、采用微课导入,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个关键的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也是一个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环节。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选择直接为学生揭示新课题,不仅导致课堂气氛僵硬沉闷,也无法在教学之初始就激活学生的思维张力。微课导入是一种新型课堂导入形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也具有预习和激趣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教师在整合初中语文阅读课程与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微课导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妥善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1]。例如,在教材《紫藤萝瀑布》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本课的重点内容整理成微课课件,并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课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材重点产生初步感知,也能为深度教学做好铺垫工作,进而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构建智慧型语文阅读课堂
  在过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措施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他们通常向学生反复灌输课本知识,而没有搭配有效的启发手段,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引领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新课标倡导教师构建智慧型语文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信息资源所具备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图书资源。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积极创设多媒体情境,一方面可以践行新课标的思想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程的充分整合[2]。例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教师在创设多媒体情境时,为学生展示有关云和天气变化的图片资料,不但可以把智慧因子注入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从而加深理解文章的主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整合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素材仅限于教材,阅读学习空间是非常狭窄的。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广泛普及,这种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信息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率、直观便捷的功能优势,其随身附带的多媒体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基于此,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善于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从而多角度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例如,在教材《春》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中搜集朱自清其他的散文作品,如《匆匆》《绿》《荷塘月色》等等,将这些文章联合起来开展群文阅读,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品析朱自清的语言之美,攻克本课教学重点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借助信息资源,增强语文阅读课堂的互动性
  在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分小组的学习模式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广和普及。笔者也十分认同这种学习模式。就初中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分成小组的学习效率是远大于个人学习的效率。语言类的学科本来就需要学生们在不断地积累和交流中慢慢提高的,让同学们形成小组进行交流和探讨,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教师再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一定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动性的语文阅读课堂。比如教师在带领的学生们阅读描绘景物的文章时,就是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游览经历,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自己认为景色最美最值得人游玩的旅游胜地,最后再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画面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秉持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有机整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必然的改革趋势。基于此,教师应该顺应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采用微课导入、创设多媒体情境、开发信息资源,多层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谢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02).
  [2]罗燕.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考试周刊,2020(A3).
  [3]陈奕通.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探讨[J].黑河教育,2020(12).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大成学校,甘肃 张掖734000)
其他文献
周仲瑛1928年生,江苏如东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动脉粥样硬化(AS)表现为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狭窄、内壁糜粥样变,会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坏死、血栓附壁,甚至管腔完全阻塞等情况。  周老认为,从中医的角度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肾亏虚,从而出现肝肾功能失调,代谢障碍,痰淤内生,阻碍血液流动。所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面对孩子,老师作为倾听者,听孩子的苦楚;面对家长,老师作为转述者,传递孩子的心声;面对家庭,老师作为旁观者,期待幸福时刻。家庭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参与。面对不同对象,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要不断变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参与家庭教育,以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老师;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8
摘 要: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并通过参考大量的资料,分析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不断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主要方式有朗读、默读、速读等等。其中,朗读是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通过眼耳口鼻多方面感官的调动,使学生手脑并用,将书本上的生硬文字转化为立体可感的声音语言。在朗读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与文章、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同时也会在不自觉中把自身的情感代入,进一步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以及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在
摘要:随着融合教育的大力提倡,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面向社会走进入普通义务制小学学习。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和普通孩子相处而不和,同处而不畅。因此,我从坐、讲、练等教学角度,对班上两个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工作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3-085-1  随着社会对融合教育的大力倡导,原来在
摘要: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合理融入情感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观点,陶冶情操,是新时期立德树人教学原则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在音乐课程中应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作用,多角度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文章从现阶段中职音乐课程的教学指导原则出发,对音乐鉴赏教学创新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现代德育教育的革新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新形式
一天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变得黑沉沉的,好像快要下雨了。过了一会儿,起风了,果真下起了大雨。  放學时,雨越下越大,似乎有许多人在天上不停地把水倒下来,天地之间挂起了一幅巨大的珠帘。大风卷着雨水不断地往窗户和大门上泼,室内很快就湿漉漉的,一片狼藉。同学们在老师家的房檐下,看着天上那道瀑布,心里想着:“雨下得这么疯狂,怎么回家啊?我又没带伞,即使有雨,但还是会怕闪电呀?”这时,一道银白色的
摘要:小初衔接是学生成长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做为学校、老师、家长三者通力规划、合力实施,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小初;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6-008-1  在人的学习成长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小升初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由于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差异、课程设置的多元、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变化等
摘要: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展开科学探究;另外,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教学,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探究活动富有乐趣和挑战性,同时也会使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得到完美的体现和达成。  关键词:生物;自我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社团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其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所以,学校要积极地组织开展专业社团活动,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学生社团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团;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