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郭实腊把"夷"字译为英语的barbarian而引发的争论呈一边倒的局面。论者普遍认为,郭实腊此译是故意"做手脚",刺激英国人的情绪。而实际情况应是,"夷"字意义的历史沿革和清朝的历史语境来看,清朝官员所用的"夷"字表达了对西方人的藐视和憎恨,因而译为英语的barbarian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