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关键词: 爱情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认知语言学
1.引言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只停留在词语的层次上,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修辞,是附加的,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我们对隐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们研究隐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吃、穿、住、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Lakoff
关键词: 爱情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认知语言学
1.引言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只停留在词语的层次上,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修辞,是附加的,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我们对隐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们研究隐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吃、穿、住、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Lak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