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一直把这两句赞美教师的至理名言作为对自己的约束,让它们成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对得起这样的评价,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现将本人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第一,要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它将体现我们对神圣的教育事业的追求、天赋和智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少年儿童都有对爱的需要。作为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热爱每个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尽可能多的信任,尽可能多的赏识,尽可能大的尊重。
  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能用心来和学生相处,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学生同样爱你。因此,教师要善于以和蔼可亲的教态,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对待学生。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才能赢得所有的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才能让学生愿意亲近你,向你袒露自己的思想,希望与你合作,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书育人目的。
  反之,缺乏愛心,就不会和学生真心地交流,也没办法了解、帮助学生。实践证明,批评和指责是无效的捶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
  第二,要注重讲究爱学生的方法。
  教师爱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谨慎,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乃至微小的埋怨、责备,都要慎之要慎,切不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往往老师言者无心,学生却听者有意,稍不留神,便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心理上的伤害,而教师却浑然不知,就更无法去挽回和弥补这种失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我们还要讲究“爱”的方法。爱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1、爱要不宠。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教师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在学习上、思想上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不迁就,不放松;在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们,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帮助。这里的“严”是基于爱的基础之上,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态度上的严厉,不是让学生畏惧自己,而应该是善意的、合理的、可接受的严格。如果教师的严格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出于对学生的爱,学生是能感受到的,会觉得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的;反之,如果教师的严格是恶意的,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负面效应,不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爱不失衡。教师的爱是无私的、是公正的、博大的。教师应该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教育对象的素质能力不可能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上次逃课的还有二名学生,他们可以
  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表。他们见班长首先作了检讨,还会有什么意见呢?这件事在他们本人还有其他后进生的心中,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智力高低,个性差异,都是发展中的人,在学校都有享有均等的教育权。都需要在教师的尊重、关爱、呵护、教导下,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残而有为的人。
  第三,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过失。
  1、了解是爱的根基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2、尊重是爱的前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第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工作复杂而又琐碎,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自身需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密切与每一位学生的感情,达到心理相融,防止与学生的心理冲突。
  班主任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丰富个性的主体,要善于洞察学生个性特征,善于把握学生表面行为与内心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谨慎辨别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特有的可贵之处,学生心理突变的出现不一定说明学生有过错,更不一定产生不良后果,关键在于恰当的引导。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耐心,多做思想上、心理上的交流,疏导、防止、缓解心理冲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之心理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traub Rotarex系统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7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缺血,被纳入本项研究。其中男性13例(76.5%),女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发挥化学实验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能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合理有效的将各种实验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通过趣味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从教以来,一直担任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政治教育的乐趣。同时也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河北中考中文综题越出越难。想让学生中考取得一个好成绩。如何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认真备课  要想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必需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教师的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环节,我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分析
摘要:教学中的环节是不能少的,备课最为重要,教师只能是备课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有序的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在对遗留下来的问题或者未完成的教学工作则可以通过课后工作来加以补充。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外所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层面。  关键词:初一 英语 备课  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