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的研究组51例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标准化先进的护理模式,主要是由主治医生、护士及医技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出合理有序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1]。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行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49例;年龄在22—46岁,平均(23.54±2.64)岁;孕周在36—42周,平均(38±4)周;文化程度,大学以上63例,高中以下39例;职业,干部30例,职工32例,农民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所有患者术前情况良好,均排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等合并症;且排除妊高症、顺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产期合并症。两组患者在产次、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教育;而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其中主治医生为负责人,护理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均经过专业和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培训,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按照目前国内外护理常规和标准,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旨在取得理想的护理疗效。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由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等共同制定。包括有:
(1)入院当日。由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程序及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孕产期知识讲解、剖宫产的有关知识、麻醉方式、手术前后的主要操作以及患者需要进行的配合等,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等,并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
(2)手术当日。剖宫产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指导产妇采取适当卧位及如何翻身,告知其母婴尽早接触及早吸吮的意义,观察产妇手术切口及泌乳情况,帮助新生儿尽早吸吮。
(3)术后第2日。观察产妇宫缩情况,恶露的颜色、性状及量,阴道流血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等。对已排气的产妇指导其进食,适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保持产妇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及时换洗衣物;观察产妇手术切口敷料,及时清洁消毒、换药;按时进行会阴冲洗。
(4)术后3—4日。密切观察产妇状况,鼓励其下床活动,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乳房保健知识,并指导其进行产后保健。
(5)术后第5日。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沐浴及抚触的相关知识,指导产妇的哺乳期间的饮食、卫生及运动等,如何进行新生儿脐周及皮肤护理等。
(6)术后第6日。做好产妇的出院指导,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工作,为其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与以往的护理模式比较,临床护理模式有以下特点:(1)护士根据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不仅能规范护理手段,避免护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护理手段的计划性和规范性。(2)通过采用标准有序的护理流程,还能规范各项医疗及检查费用,从而降低患者负担。(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能有效提高临床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表明,CNP的研究组51例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有助于帮助产妇早日痊愈,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术,不仅能有效保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产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燕,林小玲,梁燕飞.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2013,30:6370-6371.
[2]欧少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1:46-47.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标准化先进的护理模式,主要是由主治医生、护士及医技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出合理有序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1]。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行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49例;年龄在22—46岁,平均(23.54±2.64)岁;孕周在36—42周,平均(38±4)周;文化程度,大学以上63例,高中以下39例;职业,干部30例,职工32例,农民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所有患者术前情况良好,均排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等合并症;且排除妊高症、顺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产期合并症。两组患者在产次、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教育;而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其中主治医生为负责人,护理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均经过专业和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培训,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按照目前国内外护理常规和标准,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旨在取得理想的护理疗效。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由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等共同制定。包括有:
(1)入院当日。由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程序及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孕产期知识讲解、剖宫产的有关知识、麻醉方式、手术前后的主要操作以及患者需要进行的配合等,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等,并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
(2)手术当日。剖宫产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指导产妇采取适当卧位及如何翻身,告知其母婴尽早接触及早吸吮的意义,观察产妇手术切口及泌乳情况,帮助新生儿尽早吸吮。
(3)术后第2日。观察产妇宫缩情况,恶露的颜色、性状及量,阴道流血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等。对已排气的产妇指导其进食,适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保持产妇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及时换洗衣物;观察产妇手术切口敷料,及时清洁消毒、换药;按时进行会阴冲洗。
(4)术后3—4日。密切观察产妇状况,鼓励其下床活动,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乳房保健知识,并指导其进行产后保健。
(5)术后第5日。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沐浴及抚触的相关知识,指导产妇的哺乳期间的饮食、卫生及运动等,如何进行新生儿脐周及皮肤护理等。
(6)术后第6日。做好产妇的出院指导,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工作,为其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与以往的护理模式比较,临床护理模式有以下特点:(1)护士根据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不仅能规范护理手段,避免护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护理手段的计划性和规范性。(2)通过采用标准有序的护理流程,还能规范各项医疗及检查费用,从而降低患者负担。(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能有效提高临床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表明,CNP的研究组51例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有助于帮助产妇早日痊愈,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术,不仅能有效保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产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燕,林小玲,梁燕飞.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2013,30:6370-6371.
[2]欧少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