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忠基:“摩的”作家的美好憧憬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忠基是一名“摩的”司机,在暮色迷漫的黄昏,他会骑着摩托车在城市四处揽客。
  这个行当卑微又辛苦,而且充满危险,但于苏忠基这个80后文艺青年来说,却是他解决生存问题最简单又直接的方式,没有时间限制,没有路线规定,一切以客人的目的地为目标,更是他深入社会,体验底层社会生活的职业之一。
  “载客很自由,投入低,却也充满危险性。”他说。原来他曾在载客过程中遭遇过抢劫,有一天晚上,他载着两个年轻人到城郊,停车的地方黑灯瞎火。在他等着客人付车费时,那两个小年轻却不怀好意的凑近他,让他借点钱给他们花花。“还好我跑得快,要不,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他心有余悸地说。报纸上早就报道过“摩的”司机被抢劫的事件,连钱带车被抢走,人被打伤,甚至发生过更严重的事。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载客的危险性,但他喜欢自由,而且这是他写小说最直接和根本的素材源泉。
  苏忠基曾经四处漂泊,换过许多份工作。送奶工让他养成了时间观念,钢铁厂工人强健了他瘦弱的身体,摆地摊让原先并不擅长说话的他知道了如何与各类人打交道,他还拜师学过国画,也曾应聘到广告杂志社当编辑……各种困难和磨砺丰富了他的人生,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写作题材。
  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各种场合里的际遇,影像般烙在他的脑海。每个清晨,在别人忙着上班时,他就铺开稿纸,在他租来的小房间里开始写小说。自从当年放弃高考,立志写小说后,他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自己的梦想。2007年,他的小说获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2009年,再获三等奖,得到的评语是“拥有不俗资质和潜力的小说写作者”。
  这些年,他更是笔耕不辍,天天坚持晚上载客,白天写小说,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文学大赛,成绩斐然。他擅长观察各类人在同一事件中不同的表现,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命运,热衷于把时效性强影响大的资讯消息融入自己写的小说中,让故事更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2013年初,他把这些年浸润过的人情冷暖、触碰到的众生百态,集结成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独》。小说中的人物、事件都是他曾经历过的人与事,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一群社会底层人物的脸谱。肥头大耳的光头男付钱时不屑的神情;身体娇小、年轻又怯弱的女中学生;动作缓慢,但有节有序的老人;脾气暴躁的社会小混混;横行霸道、说一不二的职场高管;火车上粗暴的乘警;第一次出远门讨生活的农民工……一一出现在他的小说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他的小说中找到和自己形象相似的角色。
  生活本就是一团解不开的麻,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为了生存,一直在社会底层打拼的苏忠基是“小人物”的综合体,比谁都更了解这个人群的快乐与悲哀,追求与梦想。他只是调动了自己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把社会现象当成“调色板”,用自己有些叛逆又文艺的文字还原了生活真实的本身。
  最初爱上文学,喜欢上写小说是因为韩寒,现在的坚持却是因为莫言。莫言获诺奖,让他深受鼓舞。他说:“莫言的乡土作品,深入底层,‘接地气’,我的小说也是这个方向。”
  确实,只有根性的文章,才是世界的,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
  2013年6月,苏忠基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协会,短篇小说集《独》,得到了众多作家的認可和称赞。作家李东宇这样评价他的小说:“始终闪耀着一种暴力文学的光辉,还看到了一种荒诞的挥之不去的愤怒绝望。”
  苏忠基是客家永定人,土楼里走出来的80后文艺青年。他喜欢夜晚,与“摩的”工作如影随形的夜色,曾给他无穷的灵感,而白天却是他写作的最佳时间。
  他活得生机勃勃,过得忙碌而充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说他,只醉心于底层社会的小说创作,靠载客生存。
  “摩的”作家苏忠基对自己小说的创作方向充满憧憬,也对自己的未来自信满满。他踏踏实实地生活,努力耕耘,一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5岁的老老年是房颤高危人群。而年龄本身是引起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如何平衡老老年房颤患者抗凝获益和出血风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老老年房颤患者抗凝的必要性、抗凝药的选择及抗凝药物剂量的选择等内容,以期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7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的186例患者(共212处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内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次数分为顽固性狭窄组(69例,扩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合并血管损伤的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9例上肢、28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常规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CRT升级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8年5月至2020年2月常规起搏器
本文总结一种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具体实施方案是心脏停搏后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将主动脉窦部左、无交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