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两种不同酸蚀剂观察DyractAP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酸蚀剂处理是否影响DyractAP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收治楔状缺损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左侧采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黏结剂,右侧使用登士伯磷酸全酸蚀牙本质黏结剂,处理牙颈部楔状缺损部位并用DyractAP复合体充填,观察时间为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1年后随访率≥94%,DyractAP复合体脱落率无显著差异,边缘密合度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酸蚀剂处理后应用DyractAP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临床疗效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自酸蚀黏结剂操作步骤简单,治疗时间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电脑统计的应用更进一步防止差错的发生及及时纠正RIS系统让我们的管理更快捷、更准确,主要有以下优点。
目的 探讨市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院前急救策略和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14000例(对照组),2
以往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主要靠全身化疗及常规放疗,肿瘤缓解期短,缓解率低,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怎样选择治疗方案,是临床需要探讨的问题。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87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10年8月收治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龄43~74岁,平均58.6岁。食管中下段鳞癌放疗后转移的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8例家庭病床患者,分析其基本情况和患病情况,为家庭病床下一步发展提供药物配备、人员培训、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参考。方法: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脑中近两年家庭病床患者的信息调出,剔除同一患者反复转床情况,详细地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被调查的648名家庭病床患者中,以高龄患者为主,患者普遍学历较低。存在药物过敏107例(16.5%),其中抗生素过敏达13.6%。
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即基质溶解素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侵润有关。然而MMP-7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的表达及意义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P法测定成人A中MMP-7和 -catenin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成人A中的表达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年月~1年7月收治初治成人A患者7例依据1986年AB制定MI分型标准确诊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15~65岁平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前列腺电切术患者286例,其中16例出现大出血,出血量300~800ml,均经电切镜冲洗膀胱血凝块,止血后治愈。发现出血部位、术后出血时段,分析出血原因。结果:16例出血者中,24小时内出血8例,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冲洗引流不畅所致。术后1天~2周出血4例,均为过度活动、便秘等增大腹压后出血。术后2周~2个月出血4例,为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