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3~6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特征,为临床诊疗及教育干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19年4-7月,在北京两所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640名3~6岁幼儿,使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3)进行粗大动作发展评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幼儿粗大动作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 3~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年龄的交互效应(P>0.05).在粗大动作总分、移动性总分、操作性总分及13个子项目得分上出现了显著的年龄主效应(P<0.001),随年龄的增长粗大动作得分呈上升趋势.在4~6岁组幼儿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3~6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特征,为临床诊疗及教育干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19年4-7月,在北京两所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640名3~6岁幼儿,使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3)进行粗大动作发展评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幼儿粗大动作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 3~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年龄的交互效应(P>0.05).在粗大动作总分、移动性总分、操作性总分及13个子项目得分上出现了显著的年龄主效应(P<0.001),随年龄的增长粗大动作得分呈上升趋势.在4~6岁组幼儿移动性总分、单脚跳和蹦跳得分上出现了显著的性别主效应(P<0.05),女童优于男童;在3~6岁幼儿操作性总分、双手挥棒击打固定球、单手挥拍击打反弹球、脚踢固定球和原地运球得分上也出现了性别主效应(P<0.001),男童优于女童.结论 3~6岁幼儿粗大动作得分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女童的移动性动作优于男童,男童的操作性动作优于女童,应依据3~6岁粗大动作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
其他文献
该综述的目的是描述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重点探讨儿童不易感染COVID-19的可能原因,以及儿童免疫反应是否比成人更好.为此,确定了以下3个研究问题:(1)为什么儿童COVID-19病例临床症状较成人轻?(2)儿童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如何?(3)痊愈后病毒排毒期持续多久?我们检索了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和C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生长迟缓率有所下降,但地区差异仍较突出,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接近10%.生长迟缓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认知发育以及成年后的慢性疾病风险和收入水平,减损社会经济生产力.婴幼儿时期即是生长迟缓的高发年龄段,也是干预治疗的关键窗口期.本文分析该阶段生长迟缓的原因、预防和干预方法及临床常见的问题,旨在有助于提高对婴幼儿生长迟缓的认识、预防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