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结果 3例X线胸片均可见斑片状渗出实变和小结节,见大面积实变及空洞2例.CT显示大面积(叶、段分布)实变及多发空洞、斑片状渗出实变、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各2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 肺浸润实变伴空洞及散发结节是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常见胸部影像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LAM胸部X线平片、HRCT,腹部CT和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及DLG后胸腹部CT扫描等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X线胸片上未见异常1例,双肺纹理增多3例,弥漫性小蜂窝状影或网格状影1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4例。胸部常规CT和HRCT扫描显示15例均具有典型LAM表现,均可见两肺散在囊状影或广泛密布的
目的 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与胆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因恶性梗阻性黄疸第1次行PTBD引流术,术前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发热、不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的连续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30 d内胆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将患者分为胆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前20个潜在的与PTBD术后胆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糖尿病、肝功能分级、引流方式、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液晶显示器进行软阅读时,影响诊断系统效能的因素及主次关系.方法 从PACS中选取30幅胸部后前位的影像资料.由高、中、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各3名独立阅片.将影响诊断效能的5个显示因素(观察距离、分辨率、室内照度值、观察视角、负效光角度)各设计4个显示水平(观察距离选取0.3、0.6、0.9、1.2m,显示器分辨率选择1、2、3、5百万像素,室内照度值选取50、100、200、400
患者男,53岁,因头痛、头晕4 d于2007年12月22日入院.于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胀痛,头痛剧烈时伴头晕、冷汗、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非咖啡样胃内容物,伴视物模糊、复视、左侧耳鸣、听力下降,无发热.1 d前头痛加重,伴意识模糊,对答不切题,拟"头痛"收治.既往:无特殊.体检:体温36.6℃,血压146/84/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浅表淋巴
期刊
患者女,51岁,2011年1月21日因"反复发作头痛3d"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整个头部阵发性、搏动样、胀样疼痛,严重时持续几十分钟,近3d反复发作,无恶心呕吐、发热,不伴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肢体麻木无力,无语言障碍,不伴视物旋转、视物成双等.头痛与体位无关,用力时无头痛加重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体征,病理征阴性.腰穿脑脊液生化常规正常,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单纯疱疹病毒DNA
期刊
近来各种共识与指南在全国很多专业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成为热门话题.在当今科技发展,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现实中,共识与指南的脱颖而出必有其独到之处.指南的目的旨在使临床实践规范化,临床医师在应用新技术时不能任意而为,而应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高端设备在国内业已普及,但规范化应用亟待加强。
期刊
为提高骨与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举办的“骨与关节影像进展学习班”拟于2011年11月初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举行。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CT或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或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 单肺病灶7例,双肺病灶7例,其中单发实变影3例,单发肿块影3例,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1例,肿块影合并结节影、斑片状影1例,实变影合并斑片状影4例,弥漫性间质性病变1例.9例有支
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于2011年7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了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60周年庆典,省卫生厅副厅长杨泉森、省医学会秘书长骆伟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及华东六省一市放射学分会各位主任委员分别到会或来信表示祝贺,并作专题讲座,戴建平、祁吉、郭启勇、冯晓源分别为画册题词。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h disease,CJD)是由致病性朊蛋白(PrPSc)引起、以脑实质海绵样变性为基础的人亚急性或慢性海绵样脑病(如感染动物,则称疯牛病).该病发病率低,约为1/100万,临床容易误诊;并且该病可传播,及早诊断可避免医原性感染[1].国外对该病影像表现有较多研究,国内相关文献较少[2-3].散发型CJD( sCJD)是CJD最常见的类型.笔者回顾性分析8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