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g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地理新课标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改变受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授课中,教师多使用PPT课件,课件图文并茂,但缺少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即缺乏交互性。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当于一个投影幕,当投影机照到白板上时,由于白板内部的特殊构造(电磁感应原理),此时白板就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屏(触摸屏),用一支白板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1.地图的叠加和对比
  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苏小兵,2011)在地理教学中,不仅会用到单幅地图,而且经常会进行两张地图的对比。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需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分别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行对比。如何直观呈现出对比结果,是教学过程的难点,也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PPT课件在播放状态下只能完成设计好的动作,无法随需要拖拽图片,通常是平铺两张地图进行对比。教师也可以自制投影胶片,将两张地图利用投影进行对比,但需要教师花大量精力制作投影胶片,上课时需要在投影和课件之间转换。在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本课教学时,利用图片透明度设置功能,叠加地图,进行两幅地图叠加比较,清晰明了,化难为易。具体做法是,利用电子白板的图片透明度设置功能,分别制作青藏地区为透明、西北地区为透明、南北方地区为透明的地图,依次拖拽以上地图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叠加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分析出主导因素。
  2.重点教学内容的突出显示
  教学重点越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就越高。教学重点突出的课堂,呈现的内容应当少而精,师生的精神集中度高,教学活动从容有序。利用PPT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一张幻灯片所呈现的内容较多,难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一点。而利用白板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白板的“聚焦”和“放大镜”功能突出显示重点内容,其他的内容处于被遮罩状态,不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在《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节的教学中,教学重点之一是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如地形、气候、农业等。在比较地形和气候差异时,需要分别将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进行对比。笔者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利用白板的图片透明度设置功能处理中国地理区域地图,只保留四大地理区域界线,之后将地理区域界线图与中国地形图叠加。此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无法集中到一个区域,因此笔者利用“聚焦”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中的一个地理区域。在判读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的过程中,由于该区域地形种类多,地图信息量大,文字小,单纯利用“聚焦”功能无法突出显示,笔者利用“放大镜”功能将南方地区的地形放大,有利于学生清晰准确地判读出南方的地形类型。
  3.增加课堂练习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传统的课堂反馈模式为:教师展示题目—学生在练习本或黑板上完成题目—教师公布答案。这样的反馈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白板中的随机数字生成工具、随机文字生成工具、随机图片生成工具、拖动功能制作练习反馈题,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反馈练习时,用随机数字生成器抽学号让学生回答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也通过随机图片选择工具和随机文字生成工具生成。这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复习所有问题,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利用白板中自带的选择题、分类题模板制作反馈练习,软件能够即时反映学生的练习正误情况。
  三、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相对比较枯燥,多为教师提前做预设,缺少课堂中的生成和及时反馈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枯燥的氛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电子白板小工具的使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关注和兴趣,较为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理念。尤其是读图比较,运用白板中的图片透明度设置和拖动功能,很容易实现,化繁为简。这种教学载体和教学反馈练习的创新也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检测的热情,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与前几年高考相比,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在试题的结构、形式、难度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试题风格有所变化,具有“回归课本,注重考查细节,突破传统思维”的特点,让我们从中获得启发。  一、回归课本趋势明显  一是选择题的题干材料或语言表述基本上都有课本的影子,如24题分封制、25题程朱理学、26题雅典政治体制、27题光荣革命、28题近代科学、29题晚清现代化、30题城市中心论、31题胡佛反
材料解析题的课堂训练已经成为初三历史总复习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使其“减负增效”?以下是笔者以2013年泉州市中考历史第24题为例所进行的探析。  一、试题呈现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導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
摘要:复习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以巩固、归纳,使之系统化。复习能够使学生弥补和纠正错误与缺陷,并且对知识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復习成了我们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实际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探究中考物理复习课开展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对后续学生的中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
[摘 要]传统篇目《渔父》看似简单,实则作为原典型文章,其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同是渔夫,但中方的“渔父”形象蕴含了丰富的传统道家思维,而《老人与海》中的形象圣地亚哥却可以用儒家思维来理解,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儒道之别,分别汲取精神的养分。  [关键词]渔父 圣地亚哥 道家 儒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09  名
[摘 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倡一切以学生为本。以《斑羚飞渡》为例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设计,以尝试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斑羚飞渡 体验式设计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30  【教学背景】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更容易从文学名著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提供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名著阅读指导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再加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读的书很少。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提供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以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对历史课程来说,除了师生共用的教材之外,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和家庭等资源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能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论从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必須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  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去,克服当前
[摘要]目标即过程,分过程集合为总过程,分目标集合为总目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分目标(即分过程)可分解为:提取信息、放大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各个阶段目标,教与学的方式手段都应随阶段应变。  [关键词]提取整理运用信息历史教学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2  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把“过程”归入“目标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更谈不上学生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英语综合素质,这也是高中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那么,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