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奥运举办权花落中国至今,7年过去了,奥运的脚步愈走愈近。本期我们推出了新的栏目——奥运进行时。让我们随着奥运进行时一起去解读和体会“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不管是古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运动会,人们对这场国际间的体育竞赛寄予了很多额外的期望。时至今日,奥运会成为国际间的一次和平聚会,以体育竞赛的方式来表达对和平的期待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从古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从一隅之地的狂欢到全世界的盛事,奥林匹克一直伴随着战争与和平。
奥运起源于战争
现代奥运会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源头却要追溯到公元前776年的第一次古奥运会。关于第一届奥运会的起源,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和神话。无论传说还是史实,奥运的起源会让持有当今奥运理念的人吃惊——奥林匹克实际上是古希腊战争的产物,而这与当时的整体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遥远的古希腊时期。公元前9世纪,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200多个城邦在希腊大地上互相攻杀。为了应对连绵不断的战争,训练强壮有力的士兵成为每个城邦的重要任务。竞技训练场在希腊随处可见,很多孩子从小就被送到训练场,接受格斗训练,熟悉杀人技巧。这其中典型的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斯巴达人。体育运动的繁荣竟然是因为战争的促动,这恐怕是很多人原本想不到的吧。
长期的精神紧张总得有放松的时候,于是,公元前884年,奥林匹亚所在的埃利斯城邦国王和斯巴达城邦国王达成了一项协议,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公元前776年,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保证竞技大会顺利举行,他们还签订了《神圣休战条约》,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如果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不容侵犯。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后,火炬手高举火炬,奔赴各个城邦,去传递停战的神谕和奥运会召开的消息。人们于是暂时放下了武器,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人们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抛开沉重的战争压力,毫无顾虑地享受和平的生活。所以,奥林匹克既是一场运动会,也是人们的一次狂欢,同时也是另一种休战,是人们在战争环境下的喘息、放松和发泄。
对优胜者的奖赏不是金银财物,而是一个橄榄冠。因为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这个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是最神圣的奖品,在希腊人眼中它的意义要远远超出金银打造的奖牌和奖金。
原本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圣火和签署《神圣休战条约》的做法后来延续了下来,成为和平的象征以及维护和平的一种方式。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古代希腊奥运会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
现代奥运会:复兴的和平愿望与挫折
19世纪末,距离最后一届古奥运会已经1500年。在这1500年里,战争从没有停歇过,无数的人因战争而流血。无数的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更为可怕的是,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呈现越来越惨烈的趋势。如何停止战争,让世界恢复和平成为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焦虑不已的事情,这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导和实践,如同暗夜中突然亮起的一盏明灯,给惶惑忧惧的人们指引了一个前行的目标和方向。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努力下,国际体育运动大会在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举行,来自12个国家、49个体育组织的79名代表,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通过了由顾拜旦亲自起草制定的《奥林匹克宪章》,这部宪章的宗旨就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然而奥运会仅仅进行了5届,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原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就这样流产了。顾拜旦原本希望依据古代奥运会神圣休战精神,提出1916年第6届奥运会举办地放到当时战争策源地柏林,以此来消除这场灾难。现代奥运会倡导和平的美好愿望,在这场世界性的大战面前却显得那么柔弱无力,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并没有消弭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战争过后,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在1920年第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全场默哀1分钟,纪念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运动员。此后,1940年东京第12届奥运会和1944年伦敦第13届奥运会再次因战争而取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纳粹德国举办了第11届奥运会,时间是1936年。当国际奥委会最初将会址选在柏林的时候,德国还处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但是当纳粹1933年上台,当犹太等民族已经在德国遭受迫害、德国已经转向战争策源地的时候,国际奥委会依然让背负和平希望的奥运会在德国如期举行,这个历史错误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本届奥运会上,东道主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列奖牌榜首位。(此届奥运会上,比赛的规则和裁判都被迫倾向于德国运动员,一位法国记者不无讽刺的说:“德国选手在柏林奥运会上总是处在比他国有利得多的条件下。”因此,德国的奖牌数量也一直被后人所质疑。)德国人民沉醉在他们的成绩中不能自拔,可以说,纳粹党是这次奥运会的大赢家,世界人民则在不久之后开始默默品尝苦果。3年后,纳粹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浩劫开始了。
战后的奥运会:执着的信念和新的挑战
浩劫之后,幸存的人们重新聚在了一起。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奥运会。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战争的罪恶,会场上的牌子醒目地打出几行字:“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命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斗。”该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多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中断了12年之久的奥运会终于又开始了自己的征途,奥林匹克运动重新走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这是奥运史上重要的一页。
该届奥运会闭幕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埃德斯特隆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伦敦奥运会组委会:从成功的开幕式到动人的闭幕式,这届奥运会进行得圆满成功。当8200人在闭幕式上放声高唱《让我们欢
不管是古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运动会,人们对这场国际间的体育竞赛寄予了很多额外的期望。时至今日,奥运会成为国际间的一次和平聚会,以体育竞赛的方式来表达对和平的期待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从古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从一隅之地的狂欢到全世界的盛事,奥林匹克一直伴随着战争与和平。
奥运起源于战争
现代奥运会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源头却要追溯到公元前776年的第一次古奥运会。关于第一届奥运会的起源,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和神话。无论传说还是史实,奥运的起源会让持有当今奥运理念的人吃惊——奥林匹克实际上是古希腊战争的产物,而这与当时的整体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遥远的古希腊时期。公元前9世纪,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200多个城邦在希腊大地上互相攻杀。为了应对连绵不断的战争,训练强壮有力的士兵成为每个城邦的重要任务。竞技训练场在希腊随处可见,很多孩子从小就被送到训练场,接受格斗训练,熟悉杀人技巧。这其中典型的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斯巴达人。体育运动的繁荣竟然是因为战争的促动,这恐怕是很多人原本想不到的吧。
长期的精神紧张总得有放松的时候,于是,公元前884年,奥林匹亚所在的埃利斯城邦国王和斯巴达城邦国王达成了一项协议,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公元前776年,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保证竞技大会顺利举行,他们还签订了《神圣休战条约》,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如果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不容侵犯。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后,火炬手高举火炬,奔赴各个城邦,去传递停战的神谕和奥运会召开的消息。人们于是暂时放下了武器,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人们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抛开沉重的战争压力,毫无顾虑地享受和平的生活。所以,奥林匹克既是一场运动会,也是人们的一次狂欢,同时也是另一种休战,是人们在战争环境下的喘息、放松和发泄。
对优胜者的奖赏不是金银财物,而是一个橄榄冠。因为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这个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是最神圣的奖品,在希腊人眼中它的意义要远远超出金银打造的奖牌和奖金。
原本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圣火和签署《神圣休战条约》的做法后来延续了下来,成为和平的象征以及维护和平的一种方式。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古代希腊奥运会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
现代奥运会:复兴的和平愿望与挫折
19世纪末,距离最后一届古奥运会已经1500年。在这1500年里,战争从没有停歇过,无数的人因战争而流血。无数的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更为可怕的是,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呈现越来越惨烈的趋势。如何停止战争,让世界恢复和平成为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焦虑不已的事情,这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导和实践,如同暗夜中突然亮起的一盏明灯,给惶惑忧惧的人们指引了一个前行的目标和方向。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努力下,国际体育运动大会在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举行,来自12个国家、49个体育组织的79名代表,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通过了由顾拜旦亲自起草制定的《奥林匹克宪章》,这部宪章的宗旨就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然而奥运会仅仅进行了5届,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原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就这样流产了。顾拜旦原本希望依据古代奥运会神圣休战精神,提出1916年第6届奥运会举办地放到当时战争策源地柏林,以此来消除这场灾难。现代奥运会倡导和平的美好愿望,在这场世界性的大战面前却显得那么柔弱无力,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并没有消弭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战争过后,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在1920年第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全场默哀1分钟,纪念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运动员。此后,1940年东京第12届奥运会和1944年伦敦第13届奥运会再次因战争而取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纳粹德国举办了第11届奥运会,时间是1936年。当国际奥委会最初将会址选在柏林的时候,德国还处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但是当纳粹1933年上台,当犹太等民族已经在德国遭受迫害、德国已经转向战争策源地的时候,国际奥委会依然让背负和平希望的奥运会在德国如期举行,这个历史错误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本届奥运会上,东道主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列奖牌榜首位。(此届奥运会上,比赛的规则和裁判都被迫倾向于德国运动员,一位法国记者不无讽刺的说:“德国选手在柏林奥运会上总是处在比他国有利得多的条件下。”因此,德国的奖牌数量也一直被后人所质疑。)德国人民沉醉在他们的成绩中不能自拔,可以说,纳粹党是这次奥运会的大赢家,世界人民则在不久之后开始默默品尝苦果。3年后,纳粹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浩劫开始了。
战后的奥运会:执着的信念和新的挑战
浩劫之后,幸存的人们重新聚在了一起。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奥运会。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战争的罪恶,会场上的牌子醒目地打出几行字:“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命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斗。”该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多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中断了12年之久的奥运会终于又开始了自己的征途,奥林匹克运动重新走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这是奥运史上重要的一页。
该届奥运会闭幕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埃德斯特隆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伦敦奥运会组委会:从成功的开幕式到动人的闭幕式,这届奥运会进行得圆满成功。当8200人在闭幕式上放声高唱《让我们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