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横纹肌肉瘤(RMS)起源于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是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横纹肌细胞组成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有3种变异型,即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1].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是起源于未分化中胚层的复发率高、生存率低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多发生于3~12岁儿童,好发于头颈(约47%)及泌尿生殖系统(约28%),而在右胆道、后腹膜、盆腔、腹膜等部位少见.ERMS的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
【机 构】
:
212001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12001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纹肌肉瘤(RMS)起源于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是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横纹肌细胞组成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有3种变异型,即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1].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是起源于未分化中胚层的复发率高、生存率低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多发生于3~12岁儿童,好发于头颈(约47%)及泌尿生殖系统(约28%),而在右胆道、后腹膜、盆腔、腹膜等部位少见.ERMS的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一线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顺铂、阿霉素和放射线菌D.对恶性程度很高的晚期ERMS患儿采取手术联合放化疗,特别是大剂量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2],但大剂量化疗后引起的严重骨髓抑制是临床医疗和护理的一大挑战和难点.2010年12月我科收治1例ERMS患儿,术后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整体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安全度过Ⅳ度骨髓抑制期,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儿科门诊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给予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抢救儿童处于危重情况的重要措施之一[1].然而,患儿特别是婴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对抗静脉穿刺[2].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有精湛的穿刺操作技术,还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方可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笔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门诊输液患儿共100例,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满意度的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药在不断的问市,有些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无法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查获.有研究报道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与注射用替考拉宁存在配伍禁忌[1].2011年10月,笔者在临床应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拜复乐)与注射用替考拉宁(商品名:他格适)过程中,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分析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近2年患者对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投诉原因,并进行核实与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结果 近2年共发生护理投诉81例,其中2010年1~12月54例,2011年1~12月27例.护理投诉与护士职称、入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完善
近年来,我院采用Ommaya储液囊做分流装置在对部分婴儿获得性脑积水的治疗上取得了极好的效果[1].但对于体质量<10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施行Ommaya储液囊置入术还尚未开展.由于VLBWI的生理特点极不稳定,死亡率高,国内报道在63%~74%,国外资料为33%~70%[2],因此,在手术治疗、麻醉以及护理配合的各个环节上都不能掉以轻心.而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
全身化学性烧伤与热力烧伤不同,在伤后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将继续在皮肤表面、深层或水疱内发挥其损害作用,所以其病理变化是进行性的过程[1].氨在-77.7℃液化,沸点-33.5℃,液态氨称为液氨,液氨属于高度刺激腐蚀性碱性化学物质,氨遇水形成具有强碱性的氢氧化铵,当液氨泄漏于空气的瞬间,液氨立即汽化蒸发,可自人体表面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冷冻伤,再加上氨氧化铵的碱性作用,因此液氨损伤是冷冻和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以外伤手术后出血时间较长及自发性出血为表现,常见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可分为血友病甲型(凝血因子Ⅷ缺乏)及血友病乙型(凝血因子Ⅸ缺乏).我院2011年6月收治1例因腓肠肌区反复血肿而造成跟腱挛缩的男患者,在替代疗法的支持下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伴随血友病,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难度,但经过精心及科学的护理,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
目的 分析当前形势下综合医院门诊面对的护理难点及应对措施,以减少医患纠纷.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部现有的34名护理人员,对门诊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对照分析应对措施实施前、后各护理相关因子评分及门诊专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应对措施实施后,门诊秩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实施前显著提高.应对措施实施后门诊专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适宜时机.方法 将126例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第一组伤后12~24 h、第二组伤后48 h、第三组伤后72 h经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记录3组患者伤后6h、48 h、第5天、第10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水平.观察伤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例数,并发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结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2例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162例采用传统护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2组的护理效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2%;2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儿276例,在患儿出院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护士、患儿及其家属的意见,探讨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及其对策.结果 引起护士和患儿及其家属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士态度恶劣、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士专业素质不高、护患双方缺乏法律意识、病房环境较差、护士的工作负荷较大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