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上市公司单独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切入点,在依据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及我国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出台的相关指引基础上,确定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体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打分,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并以此作为因变量,对企业财务特征、公司特征及重视程度等可能影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一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反映企业财务特征的盈利能力及营运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向影响,而公司特征变量中的二职合一、国有控股及企业规模变量也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现出了行业差异性,采掘业和制造业披露较好。
全文查看链接
根据Preston and O’Bannon(1997)提出的资金提供假说,企业都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愿景,但受制于企业的资源配置与约束。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在交易过程中,企业之所以愿意披露更多的信息是因为要传递他们良好的业绩。附加的信息披露可以使业绩好的企业区别于业绩差的企业(Akerlof,1970①)。与盈利性较差的企业相比,高盈利能力的企业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倾向于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投入,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成长能力的企业会倾向于借助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在市场份额、产品研发及人才战略方面的优异表现,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支持,然而另一方面,企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履行社会责任活动及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必然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因此成长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方向尚不能确定。营运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与供产销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这会促使他们更注重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以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支持,继续维持资产的高效运作。
全文查看链接
H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重视程度越高,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越好。
全文查看链接
具体来看,在反映财务特征的变量中,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分别在1%、5%的水平上显著,假设1和假设4得到验证。代表企业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在10%的水平上并未显著,假设2不成立。成长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呈现出负方向的迹象,但并不显著,假设3也未得到验证。在反映公司特征的变量中,代表董事会领导结构方面的二职合一变量和代表控股类型的国有控股变量及企业规模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假设6、7、9成立。而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未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产生显著影响,假设5、假设8不成立。而重视程度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产生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另外,控制变量行业类别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同行业受到的社会关注度和压力不同,其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也因此会有本质差异。但是海外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说明是否存在海外上市,并不会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产生实质影响。
全文查看链接
【参考文献】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