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142-01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趋势下,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推进体育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整合,研究课程学习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方式,探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环节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 课程学习 实践能力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多数人毕业后求职面临太大的竞争力,少量的实践环节让大多数毕业生能力变得单一,因此,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成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实践能力,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能力培养提供支持,所以不能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孤立的环节来对待,实践的理念就应该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始终。课程设计是教学设计之源,以实践理念统一起来的课程教学,可以超越实践教学的狭窄意义,上升为整体意义上的实践教育。
  一、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学习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要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而大多数院校对于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很少有能够体现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课程。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很注重实践性,但是在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课程設中,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比较多,而忽视了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课程教材比较多地关注理论的研究,忽视了与技能以及教学方法相关的课程,导致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实用性,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实践环节教学训练课程设置不足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践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能力。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要同时具备较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和理论教学知识。所以,实践课程开展的匮乏将会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水平。而且体育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缺失、理论教学知识有关的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这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重大问题,在体育教育训练人才培育方面也受到了这方面问题的限制。
  (三)实践环节的时间过于短暂
  目前,培育计划规定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业时间为3年,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去参与实践环节,但很少有同学能够将自由时间合理运用。学校应该充分调动硕士研究生对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让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并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二、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创设构建实践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环境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良好实践情境中来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将所学习的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各项运动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创建良好的实践课程环境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实践环节的内容有待丰富
  培养一名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环节上所要实现目标。一名优秀的体育专业应掌握:教育学知识能力、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以及通识知识能力的运用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在课程体系的学习中都应饱含在内,为更好的把这些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应用方面,就需要与实践环节密切相关。硕士研究生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个性发展,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的基础上,丰富实践环节的内容,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增加实践的机会,丰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基本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大部分除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包括专业课程之外的思想政治、英语等。选修课程大都也是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相对较少,这会致使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不足。因此,对于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重视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拓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层次,也可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结束语
  任何课程建设和教育培养都涉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知识的选择和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有关,而知识和能力目标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现。作为课程基本元素的知识,应当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来选择,并且要为培养特定的能力提供支撑。讨论其课程体系的实践性问题,创建实践知识与实践培养的课程环境,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研究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整合,丰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教育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我校于2012年引进了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其中的互帮环节特别强调小组合作。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和本人教学实践,从现状与问题、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谈一些不成熟
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迎合孩子的发展要求,尊重孩子的性格特征,打造团结稳定的班级秩序是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行政村,与城里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我结合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特点,归纳总结几点,仅供参考。  1.结合乡土乡情,设置灵活多样的课堂模式。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上课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因势利导,没有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抑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管有时会影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186-01  摘要 随着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高校体育选项课全面普及,我国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体育教学内容日趋丰富,选项课程日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校体育的管理、经费的投入、体育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学生的体育基础与体质状况、学校体育的发展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之前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英语学科。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把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充分整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开展多元化教学,通过高效教学逐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為了达到此目的,作者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英语课堂高效教学有效策略    高效教学是
目的探讨用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创意写作学科发展迅速,中小学也纷纷引入创意写作的教育模式.经典文本是创意写作重要的文化基础,以《西游记》为模板的创意写作属于再创作.创意写
在脱口秀节目中嘉宾的邀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既要选择可发掘出的故事,也要选择能说、会说的人物,又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的言论.相同的是两国都会选
期刊
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新写实小说中的女性主要为强势粗俗的主妇形象,具有明显的物质化欲望,表现出韧性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