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扩大供肝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以及亲属活体捐献,其中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器官捐献(non-heart beating donation,NHBD).DCD供肝的最大缺陷是心脏停搏对供肝造成的缺血
【机 构】
:
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扩大供肝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以及亲属活体捐献,其中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器官捐献(non-heart beating donation,NHBD).DCD供肝的最大缺陷是心脏停搏对供肝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严重影响移植肝功能恢复和受者预后.Jay等[1]分析比较了1996 2007年DCD(1 113例)与DBD(42 254例)来源肝移植受者的预后,结果显示,前者的存活率低于后者,3年存活率分别为71%和77% (P<0.01).但是,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却发现,在特定的供、受者影响因素下,DCD可达到和DBD相似的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2].如何评估和保护供肝,改善供肝的质量已成为影响DCD肝移植预后的关键因素[3].本文对DCD供肝的危险因素、质量评估及供肝保护性研究做如下综述。
其他文献
供者器官短缺是制约肝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1],因此扩大供者来源的多种方案正被广泛采纳.为预防供、受者ABO血型不相符所致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及活体肝移植后移植肝小体积综合征(SFSS),可在肝移植术中附加脾切除.肝移植术中脾切除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证受到关注,本文就此做如下综述。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用于脑心双死亡供者(DBCD)器官获取的流程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的39例DBCD器官捐赠.39例供者中,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28.1±10.2)岁,体质量指数为(21.3±2.5)kg/m2;原发病为重型脑外伤29例,脑血管意外8例,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评估供者危险指数为1.27±0.28.39例供者在捐赠器官过程
目的 总结应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诱导联合标准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经验,提高肾移植后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1632例次应用ATG诱导联合标准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1、3、5、10、15年人、肾存活率,移植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及其他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结果 肾移植后1、3、5、10、15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0%和96
目的 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者的CYP3A5基因型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Tac起始用量的指导意义,为Tac的使用提供个体化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DCD供肝移植,且与供者CYP3A5基因型不相同的受者36例,将受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者术后均采用Tac+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实验组受者根据供者CYP3A5基因型的不同调整Tac的起始用量,对
目的 通过RNA干涉沉默猪内皮细胞内α-1,3-半乳糖转移酶(α-1,3GT)基因,观察基因沉默对猪内皮细胞免疫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提取原代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SV40LT基因转染构建永生化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系.用含猪α-1,3GT干涉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并检测α-1,3GT和α-1,3-半乳糖抗原(α-1,3Gal)的表达情况.将转染后细胞与正常人血清共培养,建立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2003年9月,我院对1例肝功能衰竭合并左侧结肠坏死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中同时行结肠脾曲处部分肠管切除并行一期吻合,手术难度较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年龄为39岁,因厌食、乏力1个半月,发热、昏迷1d入院,携带乙型肝炎病毒3年,入院时体温为39℃,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和腹膜炎.于2003年9月行原位肝移植,术中见病肝呈暗灰色,体积缩小,质地
肺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统计,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全世界范围内共完成了肺移植手术34102例。随着肺保存技术、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的改善,移植后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这仍是制约肺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对肺移植后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的病因和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肝癌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再次肝移植的效果.方法 初次肝移植时原发疾病为肝癌(病理诊断)、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5例(肝癌组),分析其进行再次肝移植的原因以及再次肝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并于同期因肝脏良性疾病施行肝移植、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6例(非肝癌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有11例(16.9%,11/65)因肝癌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非肝癌组无因
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含量(ImmmuknowTM法)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在老年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监测仪通过生物发光法测定52例老年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全血CD4+T淋巴细胞ATP含量的变化.结果 52例中,33例术后移植肾功能稳定(稳定组),未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其ATP值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与普通尿毒症患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
目的 探讨全身淋巴照射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用于高致敏患者肾移植脱敏治疗及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13例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其中2例为术前致敏患者,均接受全身淋巴照射+血浆置换+低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ATG的脱敏方案;11例为经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诊断的AMR,7例接受全身淋巴照射+血浆置换+低剂量IVIG+ A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