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幼儿的自我管理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常规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常规自律的培养,即幼儿的自我管理,教师更要注重幼儿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让幼儿学习承担责任的策略,从而促进主体性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 常规 自律 自我管理 承担责任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在老师面前形成良好规范的秩序,而一旦远离老师的视线,他们就会完全放任,甚至产生破坏行为。老师为此常常困惑,常常头疼。本文尝试通过常规案例,从幼儿学习承担责任的角度阐述“他律—自律”在常规教育中的渗透,剖析教师的教养态度,从而总结常规教育中帮助幼儿学习承担责任的策略,促进主体性人格的发展。
  一、“自律”的过程就是学习承担责任的过程
  常规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各种常规中。《纲要》指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一精神,就是让孩子从“被人管理”到“自我管理”,即从“他律”到“自律”。这一精神充分体现了常规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人格的发展。
  放手让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很多不尽人如意的情况。常规教育效果反而不如压制式、权威式教育来得有效。孩子在常规教育中形成“他律”的过程应该就是学习承担责任的过程。一些教师在放手的过程中,忽略了孩子学习承担责任这一内容。
  二、教师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承担责任
  下面我们从两个案例看看,教师在常规教育中如何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承担责任,使幼儿真正学会自我管理。
  案例一:
  成成年纪尚小,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起床后,教师在帮成成穿衣服,童童看见了,也嚷着说:“老师帮我穿衣服。”老师说:“童童,你自己会穿呀,前两天不是穿得很好吗?快自己穿衣服吧。”童童就是不穿。过一会儿,保育员走过来,赶紧帮童童穿衣服。老师看见了,也没说什么。
  剖析教师行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应该学会承担的责任。教师应该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引导鼓励孩子承担自我服务的责任,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案例中的教师为了省事,直接帮成成穿好了衣服,而没有引导成成学会自己穿,然而,越图省事越会有麻烦,这一包办代替的行为,反而引起了童童自我责任意识的丧失,要求老师继续包办代替。老师对童童的语言教育并没有起到作用,保育员的行为,使童童原本还具有一点的自我责任意识彻底丧失。显然,教养人员的行为态度对幼儿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有重大作用。
  案例二:
  美工区里摆放着幼儿所需的美术用品,其中有一个箩筐摆放全班幼儿的黑色勾线笔。有时,勾线笔由于笔套没盖紧,导致墨水干掉而无法绘画。孩子们在取笔的时候会先试一下,但试笔的地方居然是箩筐的边缘和柜子的面板,不久,美工区就被试得墨迹斑斑。班主任知道后,专门组织了谈话,她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也没有批评区域的值日生。先让小朋友看看现在的美工区谈谈感受,孩子们自我反省了不应该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紧接着,老师让孩子们想办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说每次用完笔后要赶紧套起来,并盖盖紧,不让墨水干掉;有的说在美工区旁边放一叠草稿纸,专门试在纸上……从此,班级的美工区又恢复了整齐和漂亮。
  剖析教师行为:
  从这个案例看出,教师在积极地帮助幼儿建立社会责任意识。每个孩子都要学习对社会承担责任,这符合“人应该是自治的人”,“社会应该是有社会成员自治的社会”的哲学观;只有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使幼儿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才能保证有效的班级管理,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即:理解他人,理解公平的含义,解决冲突和建立学习共同体。这位教师并没有单独把责任归咎于值日生,而是引导全班孩子一起对自我责任进行反省,继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唤醒每一个幼儿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有利于孩子协调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周边环境中各种事物共同利益的能力。如果教师仅归咎于值日生或事件的制造者,就将造成全体幼儿社会责任意识的转移。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养态度和幼儿责任意识的形成密切相关,教师要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促进幼儿人格的完整,使孩子形成相关的责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学前教育学.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
其他文献
农村环境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和构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督促程序从简化诉讼程序入手,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受到大陆法系众多国家的欢迎,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成为民事程序的重要内容。我国也采用了这种程序,并明确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但收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是所有英语教师最为头痛的事了。它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一直以来不断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下面分析一下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产生分化现象的原因。  首先,我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经调查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的要求
那天,雪很大,也挺冷。  早晨,赖在床上的我实在不想起床。只听妈妈突然大叫:“娃,看!胡老师去怡园加班啦!”“真的吗?真的吗?”我用怀疑的眼神望着妈妈。“当然真的啦!胡老师微信里的雪景照片都发送了。”  我和妈妈火速赶往怡园。洁白的雪地上,“怡然”二字是那么清晰。望着雪地上的字,我非常新奇,也学着写了寫。嗬,雪地写字还真好玩!我用手触摸着软绵绵的雪,按照我想的字形变化,“最美教师——胡红”。看着雪
期刊
表见代理是代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在代理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要件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与法国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的司法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一终字第62号)判决书出发,对实践生活中常见的在民间借贷中以物抵债的效力问题予以探讨。并结合学界不同的理论观点,从以物抵债的合法性、构成要件、属
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为响应全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浪潮,各个基层社区都以资源整合
合同法51条和物权法106条都对无权处分行为有规定,这也反应了合同法与物权法之间的契合问题。本论文从物权法与合同法的制度协调与规则契合问题的产生来开始引入阐述。介绍了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全省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