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第五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第五腰椎(L5)峡部裂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7例应用Ⅴ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青年L5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4(25.19±4.92)岁,手术前腰痛时间5~60(21.62±13.01)个月,峡部裂伴椎体滑脱(Meyerding分类Ⅰ度)8例、单纯性峡部裂29例,术前MR检查Pfirrmann分级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7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并发症;定期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盆入射角(PI),末次随访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并评估内固定失效及峡部愈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4(16.21±3.97)个月,术中未出现腰椎节段动脉破裂、硬膜囊撕裂及神经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时间(89.19±24.45)min、术中出血量(137.84±58.79)mL、术后伤口引流量(98.65±43.47)mL。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2.470、287.029, P值均<0.01),而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68, P>0.05)。随访终末期:MacNab疗效评价优19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89%(34/37);内固定失效2例,失效率5.41%(2/37);峡部骨性愈合33例,愈合率89.19%(33/37)。

结论

应用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L5峡部裂,在椎间盘损伤不大或合并轻微滑脱的腰椎峡部裂患者中手术安全性好,整体优良率及峡部愈合率较高,内固定失效率较低,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林业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探讨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工作重点,提出林业资源保护与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