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在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感触良多,体会深刻。
一、加强自身修养
班主任的素质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和管理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时刻受到班主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工作需要班主任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准确简练的表达能力,又要有崇高的品德和情操。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多年来,我坚持订阅《班主任》杂志,学习借鉴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知识,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发挥表率的作用,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则,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要迟到,自己则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总要提前三分钟站到教室的门口等候上课的钟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则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吸引每一位学生;等等。实践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高素养是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是获取学生信服,得心应手的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构建和谐情感关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在紧张的、枯燥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对情感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因此,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充分重视、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和要求,绝不能忽视和不管,否则就会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障碍。相反,我们应千方百计的努力构建师生和谐的情感关系。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能否有较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班主任对他们是否尊重和信任,“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使感情、心理上得到满足。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上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有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其次,要关心热爱学生。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思想等情况,尽量在班级创设机会,让每一位学生施展才能,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融化于对学生的热爱之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应到他们“付诸行动中”。第三,要平等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的一席之地。比如,安排座位时,坚持好中差的搭配,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时,鼓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课中,没有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时,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等等。
三、关注心理健康
当一名教师,首先要精通两门学问:教育学和心理学。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人类的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洞察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具体事务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句要求班主任务必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而异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特别管学生的心理健康,抗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当下,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各种心理障碍大量存在,如: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的乐趣。他们一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消极懈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要特别的关注他们,经常性的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利于增强心理素质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和实践中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不健全家庭带给孩子的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要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抓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主任教师的得力助手。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再开展班级工作时往往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班干部选拔,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和组织能力。班干部培养,要注重素质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要经常与班干部交谈,告诫他们注意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班干部良好形象,讲授一些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各项工作,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要让每一位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提出要求,是他们既有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对学生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
一、加强自身修养
班主任的素质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和管理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时刻受到班主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工作需要班主任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准确简练的表达能力,又要有崇高的品德和情操。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多年来,我坚持订阅《班主任》杂志,学习借鉴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知识,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发挥表率的作用,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则,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要迟到,自己则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总要提前三分钟站到教室的门口等候上课的钟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则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吸引每一位学生;等等。实践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高素养是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是获取学生信服,得心应手的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构建和谐情感关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在紧张的、枯燥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对情感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因此,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充分重视、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和要求,绝不能忽视和不管,否则就会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障碍。相反,我们应千方百计的努力构建师生和谐的情感关系。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能否有较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班主任对他们是否尊重和信任,“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使感情、心理上得到满足。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上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有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其次,要关心热爱学生。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思想等情况,尽量在班级创设机会,让每一位学生施展才能,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融化于对学生的热爱之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应到他们“付诸行动中”。第三,要平等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的一席之地。比如,安排座位时,坚持好中差的搭配,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时,鼓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课中,没有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时,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等等。
三、关注心理健康
当一名教师,首先要精通两门学问:教育学和心理学。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人类的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洞察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具体事务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句要求班主任务必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而异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特别管学生的心理健康,抗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当下,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各种心理障碍大量存在,如: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的乐趣。他们一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消极懈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要特别的关注他们,经常性的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利于增强心理素质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和实践中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不健全家庭带给孩子的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要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抓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主任教师的得力助手。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再开展班级工作时往往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班干部选拔,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和组织能力。班干部培养,要注重素质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要经常与班干部交谈,告诫他们注意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班干部良好形象,讲授一些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各项工作,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要让每一位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提出要求,是他们既有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对学生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