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餐后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血糖水平异常并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5例,按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28例、糖耐量减低(IGT)组29例及糖尿病(DM)组28例,观察各组冠心病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三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及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IGT组和DM组冠心病发生率[分别为79.3%(23/29)、85.7%(24/28)]明显高于IFG组[53.6%(15/28)](P<0.01),DM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IG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和DM组2支病变、3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IFG组(P<0.01),DM组2支病变、3支病变发生率高于IG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DM组CRP、CIMT、BMI、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较IFG组明显升高(P<0.01或<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IFG组明显降低(P<0.01);DM组CRP、TG、SBP较IGT组升高(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GT组和DM组餐后2 h血糖与CRP、CIMT、BMI、TG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餐后高血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于IGT患者应尽早予以干预治疗,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与多巴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的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产生利尿剂抵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剂及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与多巴胺联合参麦注射液,连用5~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中8种活性成分(吉马酮、莪术二酮、β-榄香烯、樟脑、莪术烯醇、麝香酮、天然冰片、龙脑)对脂多糖( 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卸妆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但许多实例表明,很多人都忽略了对卸妆品的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