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课改的认识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构建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帅,以教材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造为主旨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自学辅导式大语文教学模式”。这说明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许多,更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可以说我们今天实施的新一轮的语文课改实验,不仅在气势上是空前的,而且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历史上任何一次语文教改所不能比拟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特别是更新了教学观念,出现了多方面的转化。作为中学的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感到在新的课程理念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初中语文课改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模式由课堂教授型转换为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但不能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腾飞的翅膀,它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多媒体的众多优点,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动不动就用多媒体,一堂课从头到尾,教师不写一个粉笔字,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还有的教师不去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音像材料。更有甚者,各种公开课、评优课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大比拼。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摒弃有效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注意加以克服的。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都是说阅读主体的个体体验千差万别,我们岂能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格式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用画面来表现文字的内容会在无意识当中给学生奔放不羁的思维规定方向。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受到严重束缚。另外,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过多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加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些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优劣及真假,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
  
  四、课堂教学联系学情拓展
  
  “研讨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就其创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高潮而言的。“研讨与练习”决不等同于课文学习研讨的总和。对一篇课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地方实际不同,学生的认知现状和智能水平不同,研讨的程度、内容就有差别。在这方面,教材留下的弹性很大,不同层次的教师无疑有不同水平的发挥。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语文教学“活”的艺术就体现在这里。“联系学情拓展”的效果,关系课堂教学境界的高低。如何联系学情拓展研讨内容呢?首先,应围绕“研讨与练习”那几个重点,针对地方和学生实际做好铺垫性研讨内容的设计。如:要完成《济南的冬天》“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必须以整体把握全文内容为前提。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一练习,在做这一练习之前,教师在学生阅读全文之后,应引导学生弄清这样三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总的特征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作者对哪些景物的描写,为什么?其次,应结合地方和学生的实际拓展研讨内容。如果条件许可,学生的视野开阔,认知起点高,一方面可以由“研讨与练习”切入,向纵深探究,另一方面还可以由课内引向课外,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拓展程度的深浅,由地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改实验的思考
  2.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
  3.当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状况透视
  4.充分利用“研讨与练习”独立设计课堂教学—— 一条让初中语文教师尽快适应课改要求的捷径_语文论文
  5.在反思中成长——初中语文课改感悟
  6.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中药干预的临床显效性。[方法]取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和湖州中心医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生口"即"活口",其本义就是"能提供情报的俘虏"。语义上,"生口"与"生人"不同,也并非由"活人"引申而来。"牲口"是一个物名语素加上一个表状语素构成的"名名"式偏正复合词。"牲
被誉为“台湾孔子”“台湾文化初祖”的沈光文对台湾儒学的奠基与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沈光文毕生坚守夷齐之节,彰显了以儒家忠义观念为底蕴的遗民忠义精神。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广泛,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结构、性质、食物来源及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重
结合高等学校食品专业特色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际,从优化教学内容、提倡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象的教学手段、整合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等方面加以改革探索,从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