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8月9日是我坐进复读班的第一天,我的微信朋友圈、空间动态、微博的更新都停留在了这一天,留下的只有一长串的省略号。还有什么比这些省略号更能表达一个高考败北的复读生的内心呢?曾经一起奋战的兄弟一个个都被目标大学录取,只有我落榜了,而且被一本线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7月结束的时候,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煎熬之后,我终于决定重回高中,再来一年。这个决定让我觉得特别心酸,我不愿让昔日好友们相送,于是8月9日那天早晨一个人灰溜溜地抱着课本坐进了“高四”的教室。
我要重新开始了,就把这一次当成重生吧!
返校第一天我在旧课本上写下了这句话,想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让悲剧上演。但决心虽有千千万,行动起来却很难。第一周上课时,几乎什么也学不进去,翻着曾经翻过的课本,听着曾经听过的课程,觉得像是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复读班的同学我一个也不认识,孤单、枯燥、茫然无措的感觉在一周的时间里迅速发酵,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9月初,大学开始陆续开学,那时我突然萌生出了哪所学校录取了我我就去读哪所学校的疯狂念头,但这个念头只在我心中存活了一天,便被埋在了心底。当初决定复读,自己许下誓言时,就已经知道了这条路不好走,如今只是刚开始罢了,堂堂男子汉怎么能做一个逃兵?
2
心里的结解开后,顿时觉得轻松多了,接下来就可以真正审视自己这一年的学习计划了。
第一次高考,之所以一败涂地,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文综,英语属于发挥失常,而文综则一直是我的死敌和弱项,高考更是考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这两科都是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我虽然选择了文科,但背诵能力却特别差劲,总是不能坚持,背到一半就选择放弃。曾经我以为得数学者得天下,觉得以自己从未掉出过班级前3名的数学成绩,在文科班一定能混得风生水起。可事实上,单科成绩再厉害,也弥补不了另外两大科拉下的分数。
为了第二次不再在同一个坑里摔倒,复读的这一年,我一直特别在意自己英语和文综的分数。英语的补习相对而言容易一些,前期就是要补充大量的单词,背诵得久了,背得熟练了,做起阅读题来便觉得有意思多了。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在攻克英语的计划中,对记单词这一项,我没有定时定量,只要求自己不走马观花,要背一个记住一个。
去大学报到的兄弟们,把他们高三做过的课堂笔记和复习计划都留给了我。每个人对待学习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法,我花费了一天时间,把那些五花八门的笔记挑重点重新梳理了一遍,又花费了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参照他们的学习计划把自己最新拟定的计划修改了一番。
在复习班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沉默寡言的,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复习上,都是跌倒过的人,没有谁敢有所怠慢。
我在复习班里的成绩属于中上水平,高考成绩过了二本线,老师说我属于重点鼓励对象。为了能让成绩有突破性的提高,我在结束白天学校的学习回到家后,还会去楼上的邻居家进行一个小时的补习,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第一次在英语测试中考到了100分以上。
之前英语的100分简直就像一道魔障一样困住了我,闯过这道关卡的感觉真的爽翻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一旦尝过胜利的味道和丰收的喜悦,就绝对不会再自甘堕落。在我看到那次英语考试的分数后,我就决定要跟英语死磕到底,100分就是分水岭,只能进步不能后退。
3
“高四”的上半学期,基本上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重温重点进行再次吸收,用四个字总结就是扬长补短。尽管短板的成绩一直增长缓慢,但偶尔一两分的进步都能给人带来喜悦,让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跟文综、英语相杀相爱的半年里,我把“高四”生活的枯燥乏味置之脑后,对时间的飞逝也浑然不觉,常常在压力大的时候戴上耳机,一个人去操场念英语课文,也常常一个人走夜路。我还记得在冬天最寒冷的一天,在一节自习课上我做完一套文综试卷后整个人烦躁到不行,在觉得自己快被压抑到窒息的时候,跑到操场上躺到了雪堆里。
清冽的空气,漫天而落的大雪,四周空旷的寂静,让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那时距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距离“华东师大”还有多远,不知道新一年的高考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也不知道好运气会不会眷顾我,但我明白,面对高考,哪怕是到了最后一刻,努力的意义依然重大。所以我要静心压制住自己随时想爆炸的情绪,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后半年的冲刺上,因为一鼓作气,不可衰竭。
寒假差不多是在补习中度过的,刷了整个寒假的试卷是有效果的,并且在开学后的考试中立刻体现出来。特别是英语,从之前的死守100分到135分,我把最讨厌的课培养成了兴趣,感觉世界都变得美好了。文综的进步没有英语快,但“高四”的每一次考试都比曾经的高考成绩要好太多。我不求自己能有逆袭般的突破,只求能平稳发挥。
再次站在百日誓师大会场上的时候,少了曾经的热血澎湃,多了几分沉淀和缄默,身边的人换了一批,时间也过了一年,但我知道,夢想还是那个梦想,不改变不褪色。
高考前,昔日的兄弟们给我发来鼓励,谈到理想,大家问我要不要把“华东师大”换掉,没必要非考这一所大学不可。我坚定地回复了一个“NO”,在尘埃落定之前,它依然是我的追求,我要尽力到结局已定那一刻。毫无保留付出过,才能有资格站在结果面前说一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过,若真的为梦想而坚持付出过,就算过程绕了再大的圈子,它终究还是你的囊中之物。
“高四”一年,成长上的收获比学习上的更多,那个浮躁的少年已经蜕变,我明白了“只有放弃梦想的人,没有放弃人的梦想”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我知道凡事锁定目标坚定不移才能收获圆满的结局。就像我与“华东师大”,哪怕最终是以擦边球的分数有惊无险地被录取,我依旧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开心。
8月9日是我坐进复读班的第一天,我的微信朋友圈、空间动态、微博的更新都停留在了这一天,留下的只有一长串的省略号。还有什么比这些省略号更能表达一个高考败北的复读生的内心呢?曾经一起奋战的兄弟一个个都被目标大学录取,只有我落榜了,而且被一本线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7月结束的时候,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煎熬之后,我终于决定重回高中,再来一年。这个决定让我觉得特别心酸,我不愿让昔日好友们相送,于是8月9日那天早晨一个人灰溜溜地抱着课本坐进了“高四”的教室。
我要重新开始了,就把这一次当成重生吧!
返校第一天我在旧课本上写下了这句话,想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让悲剧上演。但决心虽有千千万,行动起来却很难。第一周上课时,几乎什么也学不进去,翻着曾经翻过的课本,听着曾经听过的课程,觉得像是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复读班的同学我一个也不认识,孤单、枯燥、茫然无措的感觉在一周的时间里迅速发酵,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9月初,大学开始陆续开学,那时我突然萌生出了哪所学校录取了我我就去读哪所学校的疯狂念头,但这个念头只在我心中存活了一天,便被埋在了心底。当初决定复读,自己许下誓言时,就已经知道了这条路不好走,如今只是刚开始罢了,堂堂男子汉怎么能做一个逃兵?
2
心里的结解开后,顿时觉得轻松多了,接下来就可以真正审视自己这一年的学习计划了。
第一次高考,之所以一败涂地,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文综,英语属于发挥失常,而文综则一直是我的死敌和弱项,高考更是考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这两科都是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我虽然选择了文科,但背诵能力却特别差劲,总是不能坚持,背到一半就选择放弃。曾经我以为得数学者得天下,觉得以自己从未掉出过班级前3名的数学成绩,在文科班一定能混得风生水起。可事实上,单科成绩再厉害,也弥补不了另外两大科拉下的分数。
为了第二次不再在同一个坑里摔倒,复读的这一年,我一直特别在意自己英语和文综的分数。英语的补习相对而言容易一些,前期就是要补充大量的单词,背诵得久了,背得熟练了,做起阅读题来便觉得有意思多了。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在攻克英语的计划中,对记单词这一项,我没有定时定量,只要求自己不走马观花,要背一个记住一个。
去大学报到的兄弟们,把他们高三做过的课堂笔记和复习计划都留给了我。每个人对待学习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法,我花费了一天时间,把那些五花八门的笔记挑重点重新梳理了一遍,又花费了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参照他们的学习计划把自己最新拟定的计划修改了一番。
在复习班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沉默寡言的,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复习上,都是跌倒过的人,没有谁敢有所怠慢。
我在复习班里的成绩属于中上水平,高考成绩过了二本线,老师说我属于重点鼓励对象。为了能让成绩有突破性的提高,我在结束白天学校的学习回到家后,还会去楼上的邻居家进行一个小时的补习,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第一次在英语测试中考到了100分以上。
之前英语的100分简直就像一道魔障一样困住了我,闯过这道关卡的感觉真的爽翻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一旦尝过胜利的味道和丰收的喜悦,就绝对不会再自甘堕落。在我看到那次英语考试的分数后,我就决定要跟英语死磕到底,100分就是分水岭,只能进步不能后退。
3
“高四”的上半学期,基本上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重温重点进行再次吸收,用四个字总结就是扬长补短。尽管短板的成绩一直增长缓慢,但偶尔一两分的进步都能给人带来喜悦,让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跟文综、英语相杀相爱的半年里,我把“高四”生活的枯燥乏味置之脑后,对时间的飞逝也浑然不觉,常常在压力大的时候戴上耳机,一个人去操场念英语课文,也常常一个人走夜路。我还记得在冬天最寒冷的一天,在一节自习课上我做完一套文综试卷后整个人烦躁到不行,在觉得自己快被压抑到窒息的时候,跑到操场上躺到了雪堆里。
清冽的空气,漫天而落的大雪,四周空旷的寂静,让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那时距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距离“华东师大”还有多远,不知道新一年的高考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也不知道好运气会不会眷顾我,但我明白,面对高考,哪怕是到了最后一刻,努力的意义依然重大。所以我要静心压制住自己随时想爆炸的情绪,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后半年的冲刺上,因为一鼓作气,不可衰竭。
寒假差不多是在补习中度过的,刷了整个寒假的试卷是有效果的,并且在开学后的考试中立刻体现出来。特别是英语,从之前的死守100分到135分,我把最讨厌的课培养成了兴趣,感觉世界都变得美好了。文综的进步没有英语快,但“高四”的每一次考试都比曾经的高考成绩要好太多。我不求自己能有逆袭般的突破,只求能平稳发挥。
再次站在百日誓师大会场上的时候,少了曾经的热血澎湃,多了几分沉淀和缄默,身边的人换了一批,时间也过了一年,但我知道,夢想还是那个梦想,不改变不褪色。
高考前,昔日的兄弟们给我发来鼓励,谈到理想,大家问我要不要把“华东师大”换掉,没必要非考这一所大学不可。我坚定地回复了一个“NO”,在尘埃落定之前,它依然是我的追求,我要尽力到结局已定那一刻。毫无保留付出过,才能有资格站在结果面前说一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过,若真的为梦想而坚持付出过,就算过程绕了再大的圈子,它终究还是你的囊中之物。
“高四”一年,成长上的收获比学习上的更多,那个浮躁的少年已经蜕变,我明白了“只有放弃梦想的人,没有放弃人的梦想”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我知道凡事锁定目标坚定不移才能收获圆满的结局。就像我与“华东师大”,哪怕最终是以擦边球的分数有惊无险地被录取,我依旧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