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时往往会出现解题出错率较高的情况。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错题时,不能仅仅将其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败品,更需要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把握,进行错题归因,将其转变成教学资源,做到“变废为宝”。另外,我们还需要在对错题进行教学资源转变时,设计一些变式强化训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归因;变式练习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需要对错题进行合作归纳,并将其制成错题集,然后再将错题集变为学生学习资源与老师教学途径,进行错题的归因。“错题归因”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教学环节,即错题归纳、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错题出错的原因总结、正确解题方法的展示、变式练习题目设计这五个环节。老师如果想要对学生数学素质和思维水平进行培养,就可以从这五个环节入手,将错题出错原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设计进行更加充分的贯彻落实。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定时进行错题归因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自身学习效果的增强。
1错题归因的剖析和归纳
由于小学生存在极其分明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的错题类型和出错原因都存在极大差异。老师在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错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结合错题当中所考查的数学知识点,更加精准的找出自身还未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这样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更加有效的找到自身错因,并根据自身错因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有效成长。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归纳了几个主要的错题原因:
1.1对题目审查和分析不够清晰和准确
由于小学生各方面因素和特点的影响,他们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等学习问题,导致其出错率居高不下。例如,有部分学生在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关的练习题进行思考时,很容易由于自身马虎、粗心大意导致出现题目解答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2数学知识了解不够充分彻底
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础奠定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属于数学基础知识,比如数学计算公式和基本定义等等。由于小学生还未找到适合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法,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其进行学习,这种毫无技巧性和效率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的掌握效率大大降低,也非常影响学生的掌握吸收效果。例如,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会出现基本知识点记忆模糊、忘记解题公式、公式记混等情况,导致其解题出错。
2在错题归因的基础上对变式练习题目进行设计
2.1设计恰当的变式练习能够对学生的题目审查水平进行培养
长久以来,审题能力较为薄弱一直是学生错题率较高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审题不清和审题出错的情况更加普遍。另外,审题不够清楚准确这一情况也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而老师对变式练习题目进行设计和提供能够对学生的审题水平进行培养,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问题。
例如,在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有一道题目这样设计:妈妈下班回家后买了六个苹果,而爸爸买的苹果数量比妈妈多两个,那么请问爸爸买了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在对这一道題目进行思考和解答后,老师可以将这道题目进行变式设计,将其设计为:妈妈下班回家后买了六个苹果,妈妈买的苹果数量比爸爸买的苹果数量多两个,那么爸爸买了多少个苹果呢?老师在对题目进行变式之后,对题目的叙述形式进行了改变,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在对题目进行变式之后,老师可以对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现象的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指导与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其审题的水平,引导学生脱离在解题过程中“多加少减”的固定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解题水平。
2.2变式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在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了解不够彻底和深入,即使存在少部分思维盲区和模糊区,都会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区,从而影响学生对与该数学知识点相关题目的解答。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培养学生解题水平,老师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而通过让学生进行变式题目练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例如,在对《比例》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将“比例”这一数学名词的概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耐心的传授。在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概念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以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就可以设计与比例有关的变式练习题目。例如,老师可以设计“3∶( )=( )∶3=8∶( )”这样的变式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解答。这种练习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比例”这一数学知识,从而对相关题目进行更加高效的解决。
3结语
总而言之,错题的归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练习是学生解题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老师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对自身题目解答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对有关题目进行练习,提高其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归因;变式练习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需要对错题进行合作归纳,并将其制成错题集,然后再将错题集变为学生学习资源与老师教学途径,进行错题的归因。“错题归因”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教学环节,即错题归纳、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错题出错的原因总结、正确解题方法的展示、变式练习题目设计这五个环节。老师如果想要对学生数学素质和思维水平进行培养,就可以从这五个环节入手,将错题出错原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设计进行更加充分的贯彻落实。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定时进行错题归因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自身学习效果的增强。
1错题归因的剖析和归纳
由于小学生存在极其分明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的错题类型和出错原因都存在极大差异。老师在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错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结合错题当中所考查的数学知识点,更加精准的找出自身还未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这样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更加有效的找到自身错因,并根据自身错因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有效成长。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归纳了几个主要的错题原因:
1.1对题目审查和分析不够清晰和准确
由于小学生各方面因素和特点的影响,他们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等学习问题,导致其出错率居高不下。例如,有部分学生在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关的练习题进行思考时,很容易由于自身马虎、粗心大意导致出现题目解答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2数学知识了解不够充分彻底
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础奠定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属于数学基础知识,比如数学计算公式和基本定义等等。由于小学生还未找到适合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法,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其进行学习,这种毫无技巧性和效率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的掌握效率大大降低,也非常影响学生的掌握吸收效果。例如,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会出现基本知识点记忆模糊、忘记解题公式、公式记混等情况,导致其解题出错。
2在错题归因的基础上对变式练习题目进行设计
2.1设计恰当的变式练习能够对学生的题目审查水平进行培养
长久以来,审题能力较为薄弱一直是学生错题率较高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审题不清和审题出错的情况更加普遍。另外,审题不够清楚准确这一情况也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而老师对变式练习题目进行设计和提供能够对学生的审题水平进行培养,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问题。
例如,在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有一道题目这样设计:妈妈下班回家后买了六个苹果,而爸爸买的苹果数量比妈妈多两个,那么请问爸爸买了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在对这一道題目进行思考和解答后,老师可以将这道题目进行变式设计,将其设计为:妈妈下班回家后买了六个苹果,妈妈买的苹果数量比爸爸买的苹果数量多两个,那么爸爸买了多少个苹果呢?老师在对题目进行变式之后,对题目的叙述形式进行了改变,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在对题目进行变式之后,老师可以对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现象的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指导与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其审题的水平,引导学生脱离在解题过程中“多加少减”的固定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解题水平。
2.2变式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在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了解不够彻底和深入,即使存在少部分思维盲区和模糊区,都会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区,从而影响学生对与该数学知识点相关题目的解答。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培养学生解题水平,老师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而通过让学生进行变式题目练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例如,在对《比例》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将“比例”这一数学名词的概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耐心的传授。在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概念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以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就可以设计与比例有关的变式练习题目。例如,老师可以设计“3∶( )=( )∶3=8∶( )”这样的变式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解答。这种练习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比例”这一数学知识,从而对相关题目进行更加高效的解决。
3结语
总而言之,错题的归因和变式练习题目的练习是学生解题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老师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对自身题目解答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对有关题目进行练习,提高其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