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藏系绵羊血清鼠疫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藏系绵羊进行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了解当地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

方法

2014、2015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玛多县、甘德县、班玛县、久治县、达日县,采集藏系绵羊颈静脉全血分离血清,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纸上色谱(GICA)法进行鼠疫F1抗体血清学检测。

结果

共采集藏系绵羊血清1 481份,其中玛沁县566份、玛多县315份、甘德县150份、班玛县150份、久治县150份、达日县150份。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14份,阳性率为0.95%(14/1 481),全部来源于玛沁县。

结论

果洛藏族自治州存在藏系绵羊鼠疫的流行,应加强藏系绵羊鼠疫的防治监测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和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调整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 2016年,根据《上海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虹口区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条街道,根据每年的监测方案要求,抽取一定量的居民或8~10岁学龄儿童进行监测,从所抽中的居民或儿童家中采集盐样进行盐碘检测,同时对儿童进行尿碘检测(2013年未检测该项)。盐碘测定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
目的全面掌握河南省焦作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和病情流行现状,评价防控效果,为科学制订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对焦作市所有病区村开展调查。按照改水或未改水采集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检测水氟含量;对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进行氟斑牙检查;按照饮水型氟中毒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黑龙江省医学类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2016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连续收录的黑龙江省医学类期刊,收集各期刊的文献来源量、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7个评价指标,采用动态评估模型进行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估,并计算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相对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r)和增长率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防治知识掌握状况,分析人群掌握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高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 2014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海省以农、牧区为主的市(州)抽取全部区(县),每个区(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00名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青海省各市(州)的每个区(县),各选取1所学校,抽取4年级及以上学生,进行包虫病
目的对分离自甘肃省靖远县绵羊血液的布鲁菌菌株进行种型鉴定,为布鲁菌病(布病)疫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在靖远县布病患者家中,采集疑似感染布病的绵羊血液,接种至双相血培养瓶中进行增菌培养,再分别采用传统的生物分型法、布鲁菌属特异性表面蛋白基因31-PCR(BSCP31-PCR)和牛、羊、绵羊附睾、猪种布鲁菌特异性PCR(AMOS-PCR)3种方法对增菌培养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
目的探讨富含碘的饮食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xcerpt Medica Databas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6月,查找富含碘的饮食与甲状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