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微乳液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对单一有机物和有机混合物(正辛烷、正十二烷-正已烷、正十二烷-正庚烷、正十二烷-正辛烷)的增溶性能,探究了WinsorⅢ型微乳液最佳醇用量(A*)及最佳增溶参数(SP*)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即随着Na Cl质量浓度的增加,SP*单调递增,A*单调递减;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加,A*持续增大,SP*先增大后减小。油相为二组分有机混合物的微乳体系A*和SP*仅与有机混合物等效烷基碳数(EACN)有关,与混合物的种类无关。将拟合所得二组分有机混合物的微乳体系A*和SP*与EACN关系式用于预测四组分混合有机物的A*和SP*,与实验值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表明可以用所得函数关系式预测相近EACN范围内的A*和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