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艺术教育需要增加有关当代艺术的内容,对创新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当代艺术的进行分析讨论,从探讨哲学思想的研究角度,对当下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快发展当代艺术的问题,及其拓展的方向思考。
  【关键词】艺术教育 当代艺术 全球文化格局
  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要加入当代艺术的思想理念和表现方法的教学内容,有更前沿的艺术视域野对艺术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更应该融入世界文化艺术格局当中。中国当代艺术是当今受西方国家当代艺术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艺术类别。世界发达地区纷纷将发展当代艺术作为在艺术史上形成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有部分艺术家向当代艺术创作方向的改变,用传统的美学理论已经难以解答这些新的艺术形态,所以,必须尝试思考新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当代艺术的哲学理念,对中国当代艺术何去何从问题的哲学思考来探究中国艺术出路问题,而根本在于哲学思考的传递,它只是借用一种空间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到艺术家拟定的语境中寻求某种象征或隐喻的意义。所以,从欣赏的角度看,对于传统绘画,学生是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作品,而对于当代艺术,则是要以自主体验为基础,站在哲学的角度接受作品中作者要传达的某种信息,所以,哲学观是当代艺术的导向所在。当代绘画与中国文化艺术形式的借鉴运用使得表达界限在逐渐模糊,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前景是乐观的,因此,中国当代艺术不但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世界美术发展同样具有的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文化判别上仍然未完全区别八十年代后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大部分作品表达了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时常停留在对解决因环境历史的因素的困顿与局限的思考,还未想从新的思想层面建立当代艺术意识,近年来西方当代艺术的创作融合普世元素与哲学思考作为创作的视点,以更平静的心态解决当代艺术的出路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作为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艺术形式之一,尽管不可能像西方艺术语境中带有强烈的普世性思想,但中国当代艺术目前正处于各种艺术历史和流派混合兼有的艺术状态的转变过程中,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逐步形成的个性化的表现方式,正在竭力接纳与萃取出当代艺术观念思想核心与价值观。如果当代艺术家用个人意愿去反映有关中国人当下自身文化内涵与艺术需求,那么当代艺术应该正是适合当下全球化艺术形式与表现的一种方向,其中包括该创新的还是要创新,但更应该考虑该突破思维上的局限,以更自然、更自由的创作状态来创作,这种的艺术创作机制正是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提升的关键,逐渐引导人们对当代绘画的误解及不理解逐步转化为有更多人的接受,也是当代绘画有别于仅从审美或技术角度单一艺术标准倾向的理解方式的价值之所在。如此一来,当代艺术就已经从主题、观念、艺术思想和社会需求中,在边缘处形成突破和逐步成型,形成更多创作出了具有普世元素的当代艺术作品阵容。当代艺术源于历史的时代发展需要和艺术生态的新选择,多元化的中国当代艺术运动要创新艺术语境,就有必要吸收西方的有用艺术创新方式和文化衍生繁殖,新的形式的当代艺术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新的哲学考量,,引导当下人们关注由艺术创造方式而提高原创力和找寻生存的更好意义,亦是艺术本身与社会意识表达的焦点,并使艺术文化与思想在一个新的层面升腾与融合。 很多中国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性一直在做着有益的探索,当代艺术使有些艺术家对生存意义寻找另一种表述方式,探求更自由与新艺术的出路。当代艺术作品的思想与内涵是当代艺术创作突破的关键,而作品也应承载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的积淀逐渐发展出当代艺术表达格局,是通过不断探索当代艺术,更努力地创造新社会语境意义的当下艺术作品,决定了当代绘画艺术的处境是继续边缘化、还是逐渐成为主流中的分支,所以,不断的突破,尝试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作作品就会具有当代性意义。
  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主流推崇的文化艺术形态与当代艺术相互共存、相互妥协,以友好的创作状态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系统。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发展起来当代艺术的热潮已经影响到了年轻的艺术家们,各地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将发展当代艺术放到与主流艺术同样重要的位置。当代艺术兴起的客观事实,已经显现出发展的方向及我国目前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态度。当代艺术已不再是简单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更多地从艺术家个人的角度去表达思考与哲学性,并从各种不同的表达角度来表达独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中审美教育忽略了当代文化艺术的教育普及,当代艺术的确难以让普通人很快接受,但要给予空间当代艺术,要改变固有审美观念和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去观察,用发展的的眼光去肯定中国当代艺术所走过的路。当代艺术的重点在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表达了什么,而是要去思考作品的内涵与自己的第一感受,从而衍生出自己的看法才是当代艺术给予社会的意义。不少人虽没有立刻看懂当代艺术作品,但观看时会产生的个人感觉才是真正的目的,每个人都可以评价和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限定一个统一审美标准,有些作品就是要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以启发人的思考产生更高层面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只感染情绪和感观层面。许多拼贴物件承载着很多内涵,是思想的集合。现实逻辑中只能表达思想的一个方面,但当代艺术要表达更多,因而元素的组合给人感觉奇怪和莫名其妙是需要慢慢琢磨意义,观众和作品经常交流互动中会产生感受,可以随便议论和批评,当代艺术作品目前让人还难以立刻接受,这一定不是当代艺术的最终结果,而是艺术走向成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陈晨 刘金婷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1期
  [2]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李蓓蕾 赫云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12.1
  [3]比较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研究 李蓓蕾 赫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身体”符合研究 万丽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其他文献
作为辽西地区的母亲河,大、小凌河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为促进流域及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扼要介绍辽宁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
该文对从大连地区引进的4个品种(系)杂交榛子在抚顺市的物候期和产量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今后在抚顺地区良种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对七年级学生而言,尽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主要学科,开展了至少六年的专业性学习,但是一些学生并没有把母语学科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师与个人的理想水平。其与母语的熟悉程度与运用频率形成了鲜明的反比反差,本文从七年级学生语文不良学习习惯切入,展开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以期获得具有实效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本文抽样本校2011—2012、2012—2013、201
【摘 要】倾听国内外著名的歌曲,我们会发现发声和呼吸是美声唱法中最为核心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并将其运用自如,就真正领悟了美声的灵魂。本文基于人呼吸的生理机制,对美声唱法中的发声和呼吸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胸廓 横膈膜 呼吸控制  美声唱法(Bel Canto)是在17世纪由世界各地的歌唱家从意大利的传统唱法中研究提炼出的一种发声方法,这种唱法以其气息强劲有力、声音流畅、音色优美而被誉
【摘 要】本文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对优化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进行探索。一、情境问题设计“贴地而行”,突出低起点,多活动,全参与为主。二、概念探索中问题设计“循序渐进”,注意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问。三、问题解决中问题创设“贴近生活”,设计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四、课堂练习中问题创设“难易适中”,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自我,发散思维。  【关键词】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有效 思考  
围绝经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是指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其病因复杂,临
随着辽宁省造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杨树面积的增加,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亦呈剧增态势,其中以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最为严重。自2009年始,全省发生面积每年皆有20万hm2,种类多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