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合并腹腔出血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瘘病人并发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评价腹腔出血对肠瘘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201例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病人住院期间出现腹腔出血(并发出血组),134例病人住院期间未出现腹腔出血(未并发出血组),分析腹腔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提示十二指肠瘘(OR 3.348,95%CI 1.215~9.231,P=0.019)、入院前腹腔出血史(OR 10.698,95%CI 4.447~25.737,P<0.001)及急性肾损伤(OR 6.090,95%CI 2.408~15.405,P<0.001)是肠瘘病人并发腹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未合并出血组相比,合并出血组病死率明显较高,肠外营养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明显较高(P<0.05)。结论十二指肠瘘、人院前腹腔出血病史及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是肠瘘并发腹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肠瘘合并腹腔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病人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在梁顶面粘贴碳纤维布对框架梁进行负弯矩加固时,碳纤维布要受到柱子隔断而没有足够的锚固.针对此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碳纤维布粘贴方式的加固效果,考察支座处离
太阳能电池能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目前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成本低、取材丰富、制
就CPU的仿真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实现,主要讨论了CPU内各集成电路的可视化,CPU的内部运算逻辑的实现,汇编语言的识别和排错,文件的编辑与存储等.整个系统在BORLAND公司的Ddel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