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资质,这种资质又叫“良知”“良能”.所以,从人性的本质上看,人性就是善的.人性的内容客观上是“德”和“欲”,其中,“德”包括仁义礼智等,“欲”包括耳目鼻口等的感官欲望.但是,“德”才应该真正成为人性的内容.人性的内容之所以是“德”,换言之,仁义礼智之所以内在于人,其因在于人性的内容“仁义礼智根于心”.人性的内容“仁义礼智根于心”,是因为“心”由“仁”或曰仁义礼智所构成;“心”由仁义礼智所构成乃是天之所赋,又是“浩然之气”使然.从人性出发,顺性而为,即意味着从仁义礼智出发,由仁义之道而为,必然有利于他人与社会.在此意义上,人性善;人性善,而有的人的行为“恶”,是因为违背人性而为,放逐其“心”.这就是孟子人性论的思路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