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协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协同管理是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科技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中,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被知识经济所取代。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协同管理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企业、和政府间寻求协同合作,是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协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不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对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前提。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所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要对市场需求有着充分的了解,知道现阶段市场需要什么。这就要求管理者要通过协同管理的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与市场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从而生产出更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产品,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高职院校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虽然是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些管理机制的缺陷,往往就导致了转化率低下,转化出的产品没有市场等。因此,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保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先决条件。对此,管理者首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出转化目标,其次设立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就可以极大的调动起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转化率。
(三)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转化产品不能及时带来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标还是带动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管理者要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协同管理的模式,对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链相互协调,形成一整套集科研、科技转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协同管理的建议
(一)与高校、政府、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基于协同管理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集生产、研发、政策为一体的合作机制。高校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政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职院校与企业间桥梁的关系纽带。
1.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的全称是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现阶段我国的科研成果大多来自于各个高校,可以说高职院校是科技成果的生产者,是保障科技成果产出的前提,然而高校因自身条件的制约,缺乏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无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对此,高职院校就可以凭借自身优秀的转化能力,与高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通过对高校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2.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和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响应政府的举措,可以适合的调整自身生产结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科技产品变为经济效益。
(二)建立“校企政”信息交流平台
为了使科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产品,推动经济发展,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可以尝试构建一个相互协作,资源共享的平台。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可以发布自身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及该成果所能运用的领域。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罗列出现阶段有市场的科技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构建一个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可以提高科技转化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预估风险,建立稳定的资金链条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应该构建一条稳定的资金链条,保证生产的需要。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向社会募集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高职院校資金压力和转化风险,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三、基于协同管理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应用
(一)建设科技园,完善科研机制
想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职院校也需要完善相应的科研机制,对科研机制进行恰当的调整。可以尝试构建科技园区,培养一批科研能力较强的工作者。因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种类相对庞杂,没有划分相对独立的各种科研体系,就造成了其科技转化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通过构建科技园区,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一个相对优秀的科研环境,有利于弥补高职院校科研能力不足的弊端。所构建的科技园区,应该集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如此,才能实现科技成果长久稳定的转化,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设立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因为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师生水平等局限,高职院校在开展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往往不高,对此,可以尝试设立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起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实性现金奖励和职称评定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对于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师生,给予丰厚的现金奖励,同时,作为加分项加入到其日后的职称评定中去。通过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促进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
(三)发挥网络的作用进行协同管理
网络因其所特有的时效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中,高职院校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构建协同管理网络,由企业,政府,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协同管理,形成一种信息和知识技术快速传播的交流平台。通过政府企业的新型政策开设相应课堂,进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师生的反馈,调整管理结构,发现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己身。协同管理的网络系统在高职院校和政府企业及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纽带,实现了各种社会角色间的交流协作,可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语
发展科技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研究各种课题,更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让人们充分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领略到科学技术的独特魅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协同管理的途径,整合各种资源,优化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能力,发挥高职院校在工业生产的独特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为淄博职业学院)
协同管理是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科技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中,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被知识经济所取代。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协同管理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企业、和政府间寻求协同合作,是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协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不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对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前提。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所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要对市场需求有着充分的了解,知道现阶段市场需要什么。这就要求管理者要通过协同管理的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与市场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从而生产出更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产品,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高职院校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虽然是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些管理机制的缺陷,往往就导致了转化率低下,转化出的产品没有市场等。因此,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保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先决条件。对此,管理者首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出转化目标,其次设立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就可以极大的调动起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转化率。
(三)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转化产品不能及时带来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标还是带动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管理者要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协同管理的模式,对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链相互协调,形成一整套集科研、科技转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协同管理的建议
(一)与高校、政府、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基于协同管理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集生产、研发、政策为一体的合作机制。高校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政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职院校与企业间桥梁的关系纽带。
1.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的全称是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现阶段我国的科研成果大多来自于各个高校,可以说高职院校是科技成果的生产者,是保障科技成果产出的前提,然而高校因自身条件的制约,缺乏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无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对此,高职院校就可以凭借自身优秀的转化能力,与高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通过对高校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2.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和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响应政府的举措,可以适合的调整自身生产结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科技产品变为经济效益。
(二)建立“校企政”信息交流平台
为了使科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产品,推动经济发展,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可以尝试构建一个相互协作,资源共享的平台。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可以发布自身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及该成果所能运用的领域。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罗列出现阶段有市场的科技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构建一个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可以提高科技转化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预估风险,建立稳定的资金链条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应该构建一条稳定的资金链条,保证生产的需要。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向社会募集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高职院校資金压力和转化风险,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三、基于协同管理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应用
(一)建设科技园,完善科研机制
想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职院校也需要完善相应的科研机制,对科研机制进行恰当的调整。可以尝试构建科技园区,培养一批科研能力较强的工作者。因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种类相对庞杂,没有划分相对独立的各种科研体系,就造成了其科技转化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通过构建科技园区,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一个相对优秀的科研环境,有利于弥补高职院校科研能力不足的弊端。所构建的科技园区,应该集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如此,才能实现科技成果长久稳定的转化,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设立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因为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师生水平等局限,高职院校在开展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往往不高,对此,可以尝试设立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起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实性现金奖励和职称评定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对于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师生,给予丰厚的现金奖励,同时,作为加分项加入到其日后的职称评定中去。通过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促进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
(三)发挥网络的作用进行协同管理
网络因其所特有的时效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中,高职院校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构建协同管理网络,由企业,政府,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协同管理,形成一种信息和知识技术快速传播的交流平台。通过政府企业的新型政策开设相应课堂,进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师生的反馈,调整管理结构,发现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己身。协同管理的网络系统在高职院校和政府企业及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纽带,实现了各种社会角色间的交流协作,可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语
发展科技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研究各种课题,更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让人们充分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领略到科学技术的独特魅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协同管理的途径,整合各种资源,优化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能力,发挥高职院校在工业生产的独特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为淄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