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做作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做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做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可是当前作业本身的“魅力”还不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应付地”做作业。随看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加大,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逆反、恐俱心理也不断增多。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把作业的功能偏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有着一定的关系,导致我们的数学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题量过多、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做作业的快乐,体验不到做作业所带来的“成功感”。久而久之,作业在学生面前也就失去了“吸引力”。那么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设计形式新颖、学生乐做的作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了以下几种形式的设计: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在“乐”中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要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首先我们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把一些枯燥的知识融于实际的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作业本身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掌握数学知识。如在学了“土地面积单位”后,我出示了一篇日记式的作业。
  2007.9.7星期五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到附近的“白马梁公庙”参观,我们从宽为5(米)的山门中进去。走到半山腰,看到一块高2.5(米)、宽0.8(米),面积是2(平方米)的墓碑,墓碑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水池,占地大约1(平方千米)。爬上山顶,山顶上有一尊梁公的雕像,雕像真高啊,足有5(米)高。我从山顶往下望,哇,真美啊!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迎风点头哈腰,足有10(公顷)大。
  本题将干巴巴的“在括号里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改为参观日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迫切想动手做。从而赋予枯燥的数学作业以“生命”,使之变换成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在“乐”中做。
  
  二、增添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行”中做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有活性与灵性,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句名言:“You hear,you forget(听来的忘得快):You see,you remember(看过的记得住);You do,you understand(做过的才能会)。”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数学作业,也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机械地重复练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如学了“圆的周长”后,我就以每个学生都有的透明胶作题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卷透明胶的周长。学生经过动手测量,动脑思考后,不但理解了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概念,而且还懂得了如何用平均直径求周长,得出了当物体在一般情况下难以直接测量时如何解决的方法。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强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在“思”中做
  
  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想像的闸门,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适当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张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思”中解题,在“创”中做题。如在教学“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二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参加广播体操表演,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可以怎样排队?”又如复习“平面图形”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有一块长方形空地,长8米,宽6米,现要在这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占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该如何设计花圃的建造方案?”学生看了问题后,一下子活跃起来,引发想像,从不同方面想出了很多方案。设计一些答案不固定的或有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位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设计弹性作业,鼓励学生在“自选”中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在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为此,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以人为本,放出一些自主权给学生,多设计一些分层、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喜好自主选择完成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每天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在设计一些基本题的基础上,布置一些提高题、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部分确实还没有消化新知的学困生,教师也可以给他们一些特殊的“待遇”——让他们少做一些作业或者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也有机会体验做作业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因为“没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从而逐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设计学科结合性作业,培养学生在知识“渗透”中做
  
  现代数学要树立一种大学科观念,所以在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把数学知识与其他
  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了“倍数的认识”后,我把数学与社会结合编制题目如下: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当时火车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现在我国火车提速后速度约每小时120千米,是1825年火车速度的多少倍?1825年至今已有多少年?高速铁路上火车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千米,磁悬浮列车速度可达每小时550千米,它们各是1825年火车速度的多少倍?将数学与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通過观察、想像、操作、实验、度量、测算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知识为知、能、行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体育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所起的重要性谈起,分析当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充分发展业余体育。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 体育课    1 引言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体育思想家及体育实践家毛泽东早在1917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以他宏大的眼光和气魄道出了体育的重要性。他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平等性、启发性、创造性等特点的教学方式,案例、案例教学的模式丰富多彩,教师在应用中应有所选择,切忌滥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律基础知识 特点 模式 问题    《法律基础知识》课是一门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相配合,在高校非法律专业中开设的必修课,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然而,《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几乎覆盖了法学专业的所有主干课
摘 要:税收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掌握一定税收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税收法规,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会计专业《国家税收》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等方面体现其专业要求,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专业 《国家税收》课程 课程教学    税收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会计实务中有大量涉税会计交
摘 要:通过调查我校1940名学生,发现学生体育课现状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提高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学生现状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南京五年制高职校 体育课 学生现状 研究     1.前言    本文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的实际情况,对我校体育课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提出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利用45分钟。但由于学习内容的繁琐与教学方法的呆板以及学生心理压力太重等因素,会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他们注意力分散,听课不认真,思维迟缓,无精打采,情绪消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寻求克服和消除学生厌学心理  的办法和途径。几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使用“新、精、趣、活”四字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
摘 要: 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为目的哲理教育,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释面对的各种社会现象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而能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以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实际出发 思想转化 开拓创新 哲理教育    当今在校的中学生,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上一代同期人。这对其认知、辨解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来说,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