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道路工程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道路工程设计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道路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探讨变得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9-0226-01
1、道路工程设计的特点
道路工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主观性。首先道路工程的建设一定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任何一个部门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它需要设计、施工、验收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次道路工程设计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众多,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涉及到道路、交通、测钻探、排水、绿化等各种专业的分工,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体现出道路工程设计的复杂性。最后道路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首要环节,整个工程都必须按照设计方案来完成,其他专业和部门都以此为核心,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
专业知识来最后完成设计图纸,成功的设计体现设计人员的作用和责任,体现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2、道路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路网结构设计与整体布局不合理
目前,部分市政道路在路网结构方面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对道路系统本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市政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使得城市交通流量多在主干道上,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分流系统的逐步完善,无法全面发挥出各类别道路的功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
2.2 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图设计不合理
对于道路系统的施工图设计主要有路面的结构设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设计与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以及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等内容,而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规划则主要指的是诸如各类管线工程与临近道路城市的配套设施设计等内容,在整个道路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如小偏角设计不合理、坡度设计不到位、超高限制等。
2.3 盲道设计不合理
2.3.1盲人时常因行进盲道与圆点提示音所指示的方向不明确,而导致行走方向错误,而有些圆点提示音虽由指明方向,但对于医院、学校与超市等具体场所定位指向并不是很明显;
2.3.2各盲道间的设计也不合理,在盲道路砖上没有盲道起始点、转变点与车站、人行道等针对性的提示。而且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端口、居民点等出入口,开口宽度较大,时常突然中断从而影响到盲人前行;
2.3.3盲道设计中未形成盲道网,无法实现区域内外的贯通连接,不利于盲人道路的辨识;
2.3.4盲道设计中缺乏合理的人行道设计,且缘石坡道设计也不合理,盲道上经常设有电线杆、井盖等,极大影响到盲人的行走安全。
3、市政道路的设计改进对策
3.1 强化城市快速路与道路整体格局的规范设计
城市快速路作为市政道路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等级最高的一个道路,而且城市快速路的设计建设,对缩短人们出行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在规划设计市政道路时,需从城市今后实际发展需求着手,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布局与规模,科学评估该城市是否需要设计快速路,进而在满足安全和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快速路同市政道路的有机融合。
3.2 突出市政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3.2.1注重小偏角设计。小偏角作为平面定线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定线方面遇到的问题。若道路设计速度不高,而小偏角又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在那些工程较艰巨的路段就可设计小偏角,但需注意,对于高等技术公路,最好避免;
3.2.2設计好道路的纵坡,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需加大对道路纵坡设计,以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水流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与破坏;而在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时,其纵坡坡度需控制在0.3%以上,从而在满足最小排水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行车的安全。
3.3 合理设计盲道
3.3.1优化设置盲道北向砖,用以指示地理方位,故在设计中,可在较长行进盲道上,由外侧轮廓砖与内侧圆形砖组成盲道北向砖,而在触感上盲道北向砖需同已有的盲道路砖有一定差别,当盲人走上盲道北向砖后,可借由足感来辨识方向;
3.3.2合理设计方位定位砖。设计时,可采用徐高设计法,即缓缓上升,尤其是在方形路的砖面设计中,可用箭头棱条来明确方向,并使之一端高一端低,形成搓板样的棱条,而在方位定位砖同行进盲道相垂直的地方,可设置横向棱条,以指示车站、医院等场所,便于盲人行进;
3.3.3设计好导盲路牌,如在盲道两侧与交叉口等地方,设置导盲路牌,并用汉子与盲文分别标识;
3.3.4合理组合导盲路牌与导盲砖。一般,导盲路牌高度需控制在距地面1.3m,便于盲人触摸,且需使之同盲道两侧空出0.6~1m的位置,而且导盲路牌信息需有凹凸感。同时,还需合理组合方位定位砖与盲道北向砖,使得盲道更加人性化。
结语: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开展,同整个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得到广大道路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在具体设计中,综合考虑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人车共存”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琼,廖莉珍.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问题[J].科技风,2013,23:225.
[2]沈利.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61.
[3]王卫强.浅析市政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78.
[4]郭潇莉.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的探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14.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9-0226-01
1、道路工程设计的特点
道路工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主观性。首先道路工程的建设一定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任何一个部门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它需要设计、施工、验收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次道路工程设计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众多,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涉及到道路、交通、测钻探、排水、绿化等各种专业的分工,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体现出道路工程设计的复杂性。最后道路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首要环节,整个工程都必须按照设计方案来完成,其他专业和部门都以此为核心,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
专业知识来最后完成设计图纸,成功的设计体现设计人员的作用和责任,体现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2、道路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路网结构设计与整体布局不合理
目前,部分市政道路在路网结构方面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对道路系统本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市政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使得城市交通流量多在主干道上,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分流系统的逐步完善,无法全面发挥出各类别道路的功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
2.2 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图设计不合理
对于道路系统的施工图设计主要有路面的结构设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设计与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以及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等内容,而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规划则主要指的是诸如各类管线工程与临近道路城市的配套设施设计等内容,在整个道路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如小偏角设计不合理、坡度设计不到位、超高限制等。
2.3 盲道设计不合理
2.3.1盲人时常因行进盲道与圆点提示音所指示的方向不明确,而导致行走方向错误,而有些圆点提示音虽由指明方向,但对于医院、学校与超市等具体场所定位指向并不是很明显;
2.3.2各盲道间的设计也不合理,在盲道路砖上没有盲道起始点、转变点与车站、人行道等针对性的提示。而且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端口、居民点等出入口,开口宽度较大,时常突然中断从而影响到盲人前行;
2.3.3盲道设计中未形成盲道网,无法实现区域内外的贯通连接,不利于盲人道路的辨识;
2.3.4盲道设计中缺乏合理的人行道设计,且缘石坡道设计也不合理,盲道上经常设有电线杆、井盖等,极大影响到盲人的行走安全。
3、市政道路的设计改进对策
3.1 强化城市快速路与道路整体格局的规范设计
城市快速路作为市政道路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等级最高的一个道路,而且城市快速路的设计建设,对缩短人们出行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在规划设计市政道路时,需从城市今后实际发展需求着手,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布局与规模,科学评估该城市是否需要设计快速路,进而在满足安全和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快速路同市政道路的有机融合。
3.2 突出市政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3.2.1注重小偏角设计。小偏角作为平面定线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定线方面遇到的问题。若道路设计速度不高,而小偏角又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在那些工程较艰巨的路段就可设计小偏角,但需注意,对于高等技术公路,最好避免;
3.2.2設计好道路的纵坡,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需加大对道路纵坡设计,以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水流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与破坏;而在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时,其纵坡坡度需控制在0.3%以上,从而在满足最小排水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行车的安全。
3.3 合理设计盲道
3.3.1优化设置盲道北向砖,用以指示地理方位,故在设计中,可在较长行进盲道上,由外侧轮廓砖与内侧圆形砖组成盲道北向砖,而在触感上盲道北向砖需同已有的盲道路砖有一定差别,当盲人走上盲道北向砖后,可借由足感来辨识方向;
3.3.2合理设计方位定位砖。设计时,可采用徐高设计法,即缓缓上升,尤其是在方形路的砖面设计中,可用箭头棱条来明确方向,并使之一端高一端低,形成搓板样的棱条,而在方位定位砖同行进盲道相垂直的地方,可设置横向棱条,以指示车站、医院等场所,便于盲人行进;
3.3.3设计好导盲路牌,如在盲道两侧与交叉口等地方,设置导盲路牌,并用汉子与盲文分别标识;
3.3.4合理组合导盲路牌与导盲砖。一般,导盲路牌高度需控制在距地面1.3m,便于盲人触摸,且需使之同盲道两侧空出0.6~1m的位置,而且导盲路牌信息需有凹凸感。同时,还需合理组合方位定位砖与盲道北向砖,使得盲道更加人性化。
结语: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开展,同整个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得到广大道路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在具体设计中,综合考虑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人车共存”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琼,廖莉珍.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问题[J].科技风,2013,23:225.
[2]沈利.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61.
[3]王卫强.浅析市政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78.
[4]郭潇莉.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的探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