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來,辣木籽以商家宣称的“减肥”“排毒”“养护心血管”“保护肝肾”等功效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成为养生界“新宠”,销量也一路上涨。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食物究竟是何方神圣?是名副其实还是“虚张声势”?
辣木为热带落叶乔木,分布广泛,在印度、肯尼亚、非洲东北部及西南部和阿拉伯等地均有种植。据文献记载,辣木最早于1910年被引种到我国台湾地区,随后云南、海南、福建、贵州等地也开始引种。辣木在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拥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叶、籽、花、豆荚均可直接食用。
辣木籽营养特色:高蛋白质、高脂肪
辣木籽作为辣木树的种子,营养特点与其他油料种子类似,主要为高蛋白质、高脂肪。辣木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7.8克/100克,远高于猪、牛等瘦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20克/100克)。但辣木籽蛋白质中仅含有17种氨基酸,且其组成比例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相差甚远。辣木籽的脂肪含量高达40.12克/100克,与坚果类相当。辣木籽油含有高达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为62%~75%,是一种可与茶油、橄榄油媲美的健康植物油。
食用辣木籽难获保健功效
辣木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尼日利亚,辣木籽被用于缓解胃痛及消化道溃疡。在阿拉伯地区,辣木籽油用于治疗风湿和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印度阿育吠托药典》中详细地记载了辣木叶、根皮、花的药疗历史。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辣木籽的功效研究。
目前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辣木籽粉能保护小鼠免受砷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并能降低组织砷浓度;辣木籽滤液可有效杀死革兰阳性菌;辣木籽提取物可通过细胞内的抗炎机制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结肠溃疡,抑制胃癌细胞的代谢;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并有助于肾脏和胰腺功能的恢复;辣木籽提取物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并能通过促进酒精代谢,降低饮酒后的血液酒精浓度。
商家对辣木籽保健功效的宣传,或许部分是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然而,以上结果均基于动物实验,且均应用高浓度、大剂量的辣木籽提取物;对人类而言,或许需要更大剂量才能发挥效果。单靠食用辣木籽显然无法摄入足够剂量和纯度的有效成分,同时还需考虑摄入的蛋白质和脂肪对健康的效应。而“辣木籽能促进排毒、减肥”的说法则未得到任何实验证实。辣木籽作为一种食物,其营养价值与其他坚果类食物相似,并无明显优势,期望通过食用它来获得保健功效甚至医疗效果,是不可能的。
食用辣木籽,非百无禁忌
虽然食用辣木籽不用像吃药一样遵循“适应证”“禁忌证”,但也有不少讲究。由于辣木籽脂肪含量非常高,肥胖及血脂异常患者不宜食用;其蛋白质含量虽高,但并非优质蛋白质,肾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此外,国内曾发生一起学生因进食网络购买的辣木籽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案例,其原因可能是辣木籽含有的油酸、异油酸、反油酸、氰基类物质,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或过敏现象。如果将辣木籽作为坚果食用,应注意控制食用量,一天不应超过8粒,以免能量摄入超标。辣木籽最适宜的食用方式是将其制作成辣木籽油,以橄榄油的方式食用;或将之磨成粉,在制作糕点、烘焙食品时添加少许,以增进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