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音乐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月,我迎来了我的新一届学生——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他们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样子,又有些顾虑----都说一年级新生最难教,什么也不懂,而难中之最是课堂常规的建立,其不亚于一场持久战。替学生想想,这个转变和适应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显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别足以让六七岁的孩子感到适应之难,如果教师再人为地制造一些条条框框,以建立常规的名字往学生身上套,结果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果当我们费尽心机终于建立了所谓的教学常规时,学生却丧失了初入校门时的兴奋与激动,对老师的敬畏代替了亲近,举止中规中矩代替了调皮,这是不是得不偿失呢?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课堂常规的建立以丧失学习的动力兴趣为代价,无异于舍本求末,况且小学音乐教学由于没有学业考试等外在的压力,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惟一动力,如果失去兴趣,音乐教育将毫无意义。可能许多人都认为,音乐课唱唱跳跳,学生当然喜欢,其实不然。调查中发现许多喜欢音乐的学生却不爱上音乐课。是什么时候起学生开始不喜欢音乐课了呢?这个警钟其实从迎来学生的第一天就该敲响。鉴于此,我为小学初始阶段的音乐教学工作确定了如下目标: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音乐课。
  一、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程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五彩缤纷,墙壁上到处有彩色图画和动物粘贴画,这一切十分符合孩子的审美情趣,颇受孩子的青睐。而小学的班级布置相对规范统一,欠缺活泼与生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拘束感,这种学习的环境很不利于音乐教育。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喜欢并尽快适应的新环境,应是所有一年级老师的努力方向。我在布置音乐课室时既考虑到艺术性又注重童趣化。黑板上画着小鱼们吹出的泡泡并组成了这样的欢迎词:欢迎你,新同学!鱼儿们的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音乐符号,感兴趣的学生会好奇地询问,这既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又是美的熏陶。钢琴上摆一盆鲜花,朴素中点缀着美丽,琴壁上悬挂着老师自制的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音符娃娃,可爱得让学生忍不住触摸。环境影响人的心情,审美教育更需要美的氛围,走进这间新颖别致、童趣盎然的音乐教室,学生的心情会蓦然开朗,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如今,我的音乐教室成了学生心向往之的学习场所。
  二、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老师很可亲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爱的使者。这种美和爱,单纯如学生,却最能体会。音乐老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活泼大方音乐老师不一定热情奔放,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久久陶醉,尤其是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留恋幼儿园老师的温柔可人,而小学教师由于担负着更多的教学责任,容易给学生造成过于严肃、难以亲近的错,情绪上产生失落感。这时,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都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瞬间拉近师生的距离。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到小学,音乐教学如果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往往会让他们感到课程的压力和索然无味,于是我就从他们踏进音乐课室的那一刻起让他们无时无刻都置身于音乐中,课上的问好,我就设计并采用了很有艺术风格的方式。1、采用丰富的”琴语“用”1 3 5 i |i - ‖表示起立”;“用i 5 3 1 |1 - ‖表示请坐”,“用12 34|54 32|1 3 |1 -‖表示请安静”等等。2、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左右轻偏头表示“活泼”等。3、把语言、音乐及舞蹈的基本动作融合起来,设计出“师生问好歌”、“表扬鼓励歌”等。这些教学常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很“自由”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地、协调地,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专著于对艺术品的关照,暂时放弃个人的私欲,也超越了规范和技法,完全处于精神的自由状态。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这种精神的自由很大程度地受身心自由的影响。一言一行都受牵制,又何来艺术体验时的精神愉悦? 往往看到一些老师,设计了一整套严谨的训练计划,踌躇满志、地等待实施,殊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 做有悖于学生的天性,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我的做法是“悠着点”。欣赏音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且不要着急要批评他,反而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待他心满意足后自会归座。遇上喜欢唱的歌,总有学生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尽管喊唱有损声带且不好听,但一味强调“轻点再轻点”只会令学生情绪受到抑制,演唱变得无精打采了,我除在歌唱之前提醒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读唱外,演唱过程中绝不做“扫兴”的事,唱后的评价也总先肯定学生的唱歌热情,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唱得特别响(喊唱)与自然的响亮哪种更好听?学生不难发现,唱得太大声感觉刺耳,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新生对歌声好听的评价标准首先是响亮,所谓“理直气壮”,所以对掌握正确的哼唱方法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与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与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才会把音乐课看作无拘无束。放飞自我的地方,才会由衷地喜欢音乐课。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对于小学初始阶段而言,如果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初始的学习兴趣,甚至连原有的兴趣都丧失了的话,音乐老师难辞其咎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之初就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让音乐课成为学生们的最爱,是引領一年级的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良好开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实施过程中是初见成效的,相信通过探索与努力,最终获益的将不止是学生,而是我们老师。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姜敏、贺志朴《艺术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安全意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习惯 考核与评价 职业技能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24-02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如何培
期刊
批改了去年四年级的期末试卷,其中有一道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的问题: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3分米,宽不变;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减少3分米,长不变。变化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从所阅的全年级近70份试卷来看,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學做错了。为什么?我反思主要原因是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很少做这样的判断比较题,主要在原有的面积基础上,训练计算后的面积,一旦没有原有的长方形面积做基础,思维就找不到着落,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仅仅是追求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这在多数初中学校中极为普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要具备个性的要求。本文在阐述作文个性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写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
期刊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处在升学阶段的毕业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既直接影响着卷面成绩,也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本文针对中考考点的要求,尝试改革现代文课堂,把教材的课文当成阅读素材,把课堂变为学生做题训练,强化考点范围以及答题方法,以提升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分数,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课堂改革 中考考点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大都写作能力欠强,写作兴趣也不浓。如何在激发和保持中职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又能对他们进行作文能力点的规范训练,提高他们的大作文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利用“微写作”,可有利于学生提高大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个性表达等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微写作 审题立意 谋篇布局 个性表达 以“微”促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随笔,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为“①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②笔记”。我却把这个词引申为:随时写点“东西”,“东西”就是随笔。  让学生一星期写一篇作文都难,更何况随时写“东西”?一些语文老师可能会这么想。是的,让学生写作文难。因为作文的门槛高,条条框框太多了。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是“皱着眉头,咬着笔头”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文大都有“假、大、空”的通病。可随笔不
期刊
我们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载体,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语文老师教学难点,是学生语文学习难点。学生作文水平高,语文成绩就好,老师教学轻松,学生乐学。而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指导教学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作文在语文教学中那么最重要,作文涵盖所有的文学知识,所以作文是令老师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要想通
期刊
【摘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戏剧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却因为戏剧本身所特有的结构、情节、人物语言以及表现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推广举步维艰。鉴于此,本文以教育戏剧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题,探讨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的相关性,借鉴国内外教育戏剧的主要思想和实施方式,探索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戏剧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临夏实际出发,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剖析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 成人 社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92-02  一位智者說,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但是,现代社会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特别是家庭和社会影响问题。这些现象尤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传媒行业涌现出了很多的新媒体,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对国内各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每天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新媒介的出现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肩负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同时这也给高职院校老师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基于媒介素养视野下的高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