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此本文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切入点,从自由贸易账户设置、汇率&利率市场化、市场准入、资本项目可兑换四个方面,结合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上海金融办公室和“一行三会”的最新政策,深入探讨上海自贸区目前的政策落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针对性的意见与策略,力求对上海自贸区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建设;人民币国际化
一、上海自贸区背景
今年5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截至目前,中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已启动该业务。根据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统计数据,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一年来跨境人民币汇款达到1560亿元,约占上海全部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额的15%,人民币总量平稳。
二、制度模式安排与问题探讨
1.自贸区账户设置问题
截至目前,中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已启动该业务。汇丰和花旗外资银行也在进行分账核算业务接入的准备工作。根据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统计数据,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一年来跨境人民币汇款达到1560亿元,约占上海全部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额的15%,人民币总量平稳。
(1)跨境双向资金池为内外分离型有管理的限制性兑换
所谓的内外分离型,主要是针对香港市场内外混合型和泰国市场的内外渗透型账户而言的。在上海自贸区内的外汇存款不准运往国内用于国内放贷。所谓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区内和境外的可兑换,而不是区内和区外(境内)的可兑换。
(2)自由贸易账户仅为人民币账户
自由贸易账户内的资金必须以人民币计价,这就意味着注册地在本国的海外分公司若想将资金划至总部账户需先将所拥有外汇兑换为人民币。这样做客观上有利于我国的外汇管理,但是该公司仍然不可规避外汇变动带来的风险。
2.市场准入问题
(1)负面清单管理
①负面清单涵盖行业范围过大。
②公布的负面清单流于概念和形式基本沿袭了现有体制内政策,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2)准入前国民待遇
自贸试验区内的有限国民待遇不符合等国际新型投资秩序的要求。2013年7月,主持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美,中美加速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可能性再一次高调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这次对话的一大成果,中美双方已经同意以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进入实质性谈判。然而,目前自贸试验区出台的负面清单旳确不尽如人意,远不能满足后时代国际新型投资秩序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要求。
三、对策研究
1.自由贸易账户对策
(1)内外分离型账户逐步有限渗透和取消管制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并考虑到上海自贸区基于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原则已经把自贸区与内地进行隔离,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首先应选择内外分离型,将离岸金融业务和在岸业务分开经营, 待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后,可将离岸中心转型为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
(2)自由贸易账户由人民币为结算单位逐步向外币过渡
自由贸易账户的结算单位为人民币,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境内的外汇管制。这样做客观上有利于中央稳定外汇市场和本国国内市场。第二,防止国际热钱通过该账户直接涌入我国资本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资本运作或者短期套利。这样的套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将是致命性的。
(3)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允许在自贸区内建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准许外资的资本注入,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①可使区内企业以较低融资成本融资,通过FT账户将外汇转化成人民币汇入国内,从而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成本。②有利于促使交易采用人民币计价,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和流通性,提高上海自贸区吸引外资能力。
2.市场准入对策
(1)负面清单管理
①根据自身需要和其他国家经验缩减负面清单。②负面清单在现有基础上有实质的突破。③在服务业方面大量缩减限制性条款。
(2)准入前国民待遇
上海自贸区内的有限国民待遇应大量借鉴国际新型投资秩序的要求。从目前两国的实际需求看,自贸试验区可以提供的负面清样本不可能达到美国政府的原本期望可能会阻滞,中美进人实质性谈判的步伐。退一步说抛开美谈判不谈,这样的本质分歧也极有可能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探索有效双边投资协定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Leaders Statement EB/OL.10 /17/013 Available at http//www.ustr.gov /tpp.
[2]陈伟.上海自贸区推行_负面清单_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问题.国际商务论坛,2014年
[3]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_兼论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4]黄礼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2014年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建设;人民币国际化
一、上海自贸区背景
今年5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截至目前,中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已启动该业务。根据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统计数据,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一年来跨境人民币汇款达到1560亿元,约占上海全部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额的15%,人民币总量平稳。
二、制度模式安排与问题探讨
1.自贸区账户设置问题
截至目前,中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已启动该业务。汇丰和花旗外资银行也在进行分账核算业务接入的准备工作。根据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统计数据,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一年来跨境人民币汇款达到1560亿元,约占上海全部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额的15%,人民币总量平稳。
(1)跨境双向资金池为内外分离型有管理的限制性兑换
所谓的内外分离型,主要是针对香港市场内外混合型和泰国市场的内外渗透型账户而言的。在上海自贸区内的外汇存款不准运往国内用于国内放贷。所谓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区内和境外的可兑换,而不是区内和区外(境内)的可兑换。
(2)自由贸易账户仅为人民币账户
自由贸易账户内的资金必须以人民币计价,这就意味着注册地在本国的海外分公司若想将资金划至总部账户需先将所拥有外汇兑换为人民币。这样做客观上有利于我国的外汇管理,但是该公司仍然不可规避外汇变动带来的风险。
2.市场准入问题
(1)负面清单管理
①负面清单涵盖行业范围过大。
②公布的负面清单流于概念和形式基本沿袭了现有体制内政策,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2)准入前国民待遇
自贸试验区内的有限国民待遇不符合等国际新型投资秩序的要求。2013年7月,主持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美,中美加速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可能性再一次高调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这次对话的一大成果,中美双方已经同意以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进入实质性谈判。然而,目前自贸试验区出台的负面清单旳确不尽如人意,远不能满足后时代国际新型投资秩序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要求。
三、对策研究
1.自由贸易账户对策
(1)内外分离型账户逐步有限渗透和取消管制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并考虑到上海自贸区基于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原则已经把自贸区与内地进行隔离,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首先应选择内外分离型,将离岸金融业务和在岸业务分开经营, 待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后,可将离岸中心转型为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
(2)自由贸易账户由人民币为结算单位逐步向外币过渡
自由贸易账户的结算单位为人民币,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境内的外汇管制。这样做客观上有利于中央稳定外汇市场和本国国内市场。第二,防止国际热钱通过该账户直接涌入我国资本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资本运作或者短期套利。这样的套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将是致命性的。
(3)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允许在自贸区内建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准许外资的资本注入,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①可使区内企业以较低融资成本融资,通过FT账户将外汇转化成人民币汇入国内,从而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成本。②有利于促使交易采用人民币计价,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和流通性,提高上海自贸区吸引外资能力。
2.市场准入对策
(1)负面清单管理
①根据自身需要和其他国家经验缩减负面清单。②负面清单在现有基础上有实质的突破。③在服务业方面大量缩减限制性条款。
(2)准入前国民待遇
上海自贸区内的有限国民待遇应大量借鉴国际新型投资秩序的要求。从目前两国的实际需求看,自贸试验区可以提供的负面清样本不可能达到美国政府的原本期望可能会阻滞,中美进人实质性谈判的步伐。退一步说抛开美谈判不谈,这样的本质分歧也极有可能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探索有效双边投资协定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Leaders Statement EB/OL.10 /17/013 Available at http//www.ustr.gov /tpp.
[2]陈伟.上海自贸区推行_负面清单_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问题.国际商务论坛,2014年
[3]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_兼论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4]黄礼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