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4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致死率、APACGEⅡ评分及MODS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老年内科; 危重症患者; 急性肾衰竭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in Elderl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ZHAO M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0):140-14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patients in elderl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Method:130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nal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 for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treatment.The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effective rate,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the mortality rate,the scores of APACGEⅡ and the incidence of MO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Using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in elderl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an receive a better effect.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lower patients’ mortality rate but also can get the recognition of clinical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Elderl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ritical patients; Acute renal failure
  First 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cheng City,Yongcheng 4766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0.047
  急性肾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其诱发病因较为复杂,该病症有着相当高的病死率[1-3]。近几年,该病症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为老年患者的各器官免疫功能逐渐退化,其自身对于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开始衰退,再加上很多老年人都伴随着一定的慢性基础性疾病,这就为该疾病的发病提供了条件[4-7]。在临床上需要对该疾病采取积极的治疗,以此来服务广大老年患者。本研究为分析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对本院的13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为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第2版)当中关于肾衰竭病的诊断标准。所选患者中男75例,女55例。年龄52~83岁,平均(65.7±11.2)岁,病程3~23个月,平均(8.4±3.2)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抗感染治疗 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理的且对患者肾脏没有毒副作用的抗生素进行干预性治疗。
  1.2.2 合理选择临床用药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病情进行相关治疗。低钠血症患者给予5%的碳酸氢钠和3%的氯化钠。低钙血症患者给予10%的葡萄糖碳酸钙,伴有高分解状态或严重高钾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1.2.3 并发症预防干预 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需要酌情进行适当的干预。患者并发贫血且有缺铁症状存在则需要为其补充铁剂。有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应该给予碳酸氢钠。非缺铁型贫血患者需要注射雄激素,并进行红细胞生成素补充,剂量为50~100 U/kg,3次/周,如果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下,需要维持小量多次输血干预。
  1.2.4 配合恰当的营养干预 通过患者的胃肠道进行营养补充,尽量进食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防止患者出现尿素氮升高,降低患者的血磷,减轻算中毒。保证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6 g/kg。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需要给予患者氨基酸,剂量为0.2~0.5 g/(kg·d)。对于伴随有高血压和水肿等症状的患者,每日应该限制其摄入的盐量。如果患者的尿量过少,则需要限制钾的摄入量。患者有氮质血症发生,需要为患者安排低磷食物,含磷量为每日不超过600 mg。
  1.2.5 为患者配合周密优质的辅助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最后一点,也是综合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点,需要为患者配合周密优质的辅助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注意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出入液量进行精确记录。每日为患者进行实时体检,查看患者是否有水肿情况发生。对静脉注射情况进行控制监测,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疗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尿量在1000 mL/d以上,BUN在7.19 mmol/L以下,Scr在176.8 μmol/L以下,说明患者痊愈;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尿量在1000 mL/d以上,BUN较治疗前至少下降2/3,Scr较治疗前至少下降2/3,则说明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尿量在400 mL/d以上,BU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cr较之前明显下降,则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是加重或死亡,说明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患者满意率、致死率、APACGEⅡ评分及MODS等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有效治疗61例,治疗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有效治疗48例,治疗有效率为73.8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致死率、APACGEⅡ评分及MODS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内科危重症肾衰竭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引发这种病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主要病因是肾缺血和肾中毒等[8-9]。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更容易合并这种症状,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对这几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另外患有这些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早做好预防干预措施,以免病情恶化,引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发病[10]。
  老年患者因为其肌肉组织的减少导致血肌酐在其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升高并不明显,如果其血肌酐>1.5 mg/d(133 μmol/L),那么就表示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于该疾病而言,寻找恰当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治疗患者,但是最好还是能够早期发现该病症,这对于其更好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疾病很可能会引发多器官衰竭,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血容量扩充,纠正其水电解质的紊乱情况[11]。本研究当中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未甘露醇和呋塞米,因为据临床医学分析表明,这两种药物之间含有对肾实质损害的物质,如果过分依赖于这种药物,很可能会造成耳源性毒性的发生[7]。此外,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也出现在临床治疗当中,特别是血液净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对利尿没有反应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早透析治疗。
  一般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较多且比较复杂,从总体上来说因为病情的特殊性,病因的多样性,导致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较为笼统,没有形成系统的划分。本研究主要分析综合治疗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常规疗法进行配合对照,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并发症以及致死率方面的效果都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为65例,观察组无患者死亡,对照组经治疗无效死亡6例,病死率为9.23%。经分析可以得出,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重症,其预后与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使治疗紧密围绕着患者进行,因此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更能得到临床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丽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9(30):59-60.
  [2]王瑛.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25-226.
  [3]田军,路建饶,张金元.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活性剂的应用[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2):635-636.
  [4]宗可诚,马明.4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650-651.
  [5]邝贺龄.急性肾衰竭的治疗[J].新医学,2002,33(6):336-337.
  [6]王淑英.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28-129.
  [7]吴小东,姜松.68例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36-337.
  [8]张振野,褚以德,胡文博.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0,24(5):38-40.
  [9]田旭兰.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1):264-265.
  [10]阳慧林,韦志宏.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3):70-71.
  [11]陈锦海,蔡志根,李月婷,等.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263-264.
  (收稿日期:2015-07-15) (本文编辑:王利)
其他文献
有不少的在心跳停止后幸存的人都报告了自己的“濒死体验”,例如看见耀眼的白光,看见自己飘起来进入无尽的通道,诸如此类。心跳停止后大脑也濒临死亡,因此科学家一直对濒死的大脑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化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强调化学学科的启蒙性而忽视它的基础性    过去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化学的基础性,把教学内容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化学课上成纯粹的基础训练课。化学课上没有思想的引导,没有审美教育,没有人和自然和平共处的和谐教育,化学教学的启蒙功能
2012年初,撒哈拉沙漠西部的一个游牧者发现了一些散落在沙中的绿色石头。他知道空旷的沙漠足寻找陨石的好去处,陨石商人会给出好价钱,于是就捡起30多枚看起来彼此相关的绿石头。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历史长达45.4亿年(加减1%)。早在58年前,也就是1956年,科学家就首次确定了这个数字,从那时起到现在,这个数字的误差越来越小。为什么科学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得以确定地球的年龄?为什么他们能确信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要想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得把时钟回拨到300年前。  时间之球  17世纪,有个叫厄歇尔的人根据神学历法确定了“造物主创制地球的时间”——公元前4004年
教育技术工作包括信息技术工作、实验室工作等,是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技术工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平台,对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