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衬底上用纳米引晶法选择性生长金刚石薄膜

来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光刻工艺和纳米引晶技术 ,在抛光的单晶 Si衬底上形成带有超细金刚石纳米粉的引晶图案 ,并利用引晶处与抛光 Si处金刚石成核密度的巨大差异 ,在光滑的 Si3N4 和 Mo衬底上实现金刚石薄膜的高选择性生长 . Using photolithography and nano-seeding technology, the seeding pattern with ultra-fine diamond nano-powder is formed on the polished single-crystal Si substrate. By utilizing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diamond nucleation density at the place of seeding and polishing Si, Smooth Si3N4 and Mo substrates achieve high selective growth of diamond films.
其他文献
碟形湖作为鄱阳湖的子湖,孕育了丰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而关于鄱阳湖碟形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较少,于2017年1,4,7,10月对鄱阳湖3个碟形湖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
目的: 探讨CEMRA3DTRICKS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06年9月~2008年3月,46例临床疑诊为血管源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的病人,在我院接受CEMRA3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断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随访
目的研究IL-17A、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在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IL-17A、VE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价自体组织包埋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寻常型银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