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复发两大原因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哮喘是由各种诱发因素导致的发作性支气管痉挛狭窄和慢性气道炎症,主要症状有气喘、咳嗽、胸闷和气急,症状多在夜间、凌晨或运动后出现或加重,可经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有些哮喘可突然发作,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死亡;有些也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反复持续数月。哮喘未得到控制,症状反复或持续存在,除了引起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外,还可能长期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和学习。因长期缺课、缺少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哮喘患儿的心理也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童哮喘患者的气道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复发。因此,遵医嘱规范治疗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哮喘患儿的反复发作是家长“造成”的,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原因一:认为症状消失就代表哮喘治好了


  哮喘这种慢性疾病并非几天或几周就可以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哮喘患儿至医院就诊后,专科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为患儿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要维持患儿病情的长期稳定,家长必须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坚持长期治疗,并定期带孩子复查。
  遗憾的是,不少哮喘患儿的家长对这一疾病认识不足,认为哮喘不需要长期治疗,短期治疗后症状消失即代表哮喘治好了。哮喘的“根源”在于气道慢性炎症,用药后患儿症状减轻或消失并不意味着哮喘已经治愈,实际上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哮喘症状就像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水面下更大的冰山一直“潜伏”着,“伺机而动”。在儿童哮喘的治疗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哮喘控制程度及肺功能情况而定,“短期治疗就停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停止发作就停药,很容易造成孩子哮喘反复发作,影响其肺功能发育,埋下终身的健康隐患。

原因二:认为激素对孩子有害,擅自减药或

停药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谈“激素”色变的家长。他们认为,长期使用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肥胖等不良反应,因此擅自减少药物用量, 甚至停药。 结果造成患儿病情控制不佳、反复发作。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角”之一,属于局部用药,药物剂量很小,仅有10%的药物从呼吸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大规模研究表明,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给哮喘患儿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药物潜在不良反应可能造成的损害。

  董曉艳
其他文献
当前学习投入研究在国际范围内显现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和巨大的发展潜质.以科学引文数据库近四十年的英文文献为依据,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学习投入研究的文献数量、国家地区、主要作者等分布特征,描绘国际学习投入研究的知识图景及中国学者在其中的位置和贡献,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在建构理论概念、探索影响机制、多元研究对象以及实证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具有融合教育心理、高等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研究的稳定知识基础.从发展趋势看,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的研究体系正在被重新审视,同时"行为—情感—认知"三维度心理结构已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先导力量与重要引擎。基于2000—2019年全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视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项目的开展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模型评估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提升作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即西部地区农民增收效应显著强于中部与东部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主要通过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对此,应该进一步健全
“喝酸奶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是商家推广酸奶最常用的宣传标语。什么是益生菌?它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喝酸奶真的能够补充益生菌吗?  益生菌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不断深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1 年将益生菌定义为:定植于人体胃肠道和生殖系统等某一特定区域、对宿主健康有益的适量活性微生物。目前在食品中常用的益生菌菌株主要是乳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
在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哈耶克理论一直是互相对立的。凯恩斯是正宗“老英格兰正黄旗”的,他提倡国家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需要时刻干预经济,不能完全放任自由市场经济。哈耶克是生在奥地利四处讲学的“外地人”,他坚持自由主义经济制度,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秩序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政府不用过多干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