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创新?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而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
  那么在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以及新型工业革命的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迎合“制造强国”的发展要求,本文将进行系统分析。
  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系统分析是一条鸿沟
  中国对于制造业的前沿发展一直保持警醒态度,很多国内优秀企业已经尝试去自我创新、自我升级,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使其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上有所欠缺,缺乏内部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甚至有条鸿沟一直亟待中国制造业工厂去逾越,这就是消费者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系统分析。
  对中国工厂来说,核心要求是实现信息流、物资流和管理流合一,这样的要求就必须以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去支撑。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相对来说组织架构层级较多,组织内部沟通成本较高,其业务、职能部门划分建立在原有的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强调销售导向,在生产上一手抓产能,一手抓质量。而在未来工业4.0的发展过程中,客户参与的产品研发方式要求整个工厂的组织必须围绕着新的生产方式设计,所以对于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就格外重要,消费者的信息数据可以作为制造业系统的大脑,提高其生产的安全性、效率、成本、可靠性、灵活性,减少成本,提升工厂的生产价值。
  消费者价值的创新将主导产业链再整合
  在现今的制造系统中,存在着无法被决策者掌握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设备的健康衰退、零部件磨损、运行风险等。这些因素无法被量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之下,制造业价值创造的关注点和竞争点应该放在不可预见的因素上。进而,将制造价值向使用过程延伸,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不再以仅仅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而是要利用用户的使用数据创建新的使用情景,从中找到用户的“不可见需求”,加大业务创新渠道,提供更加优质的价值服务。
  以消费者为导向创造价值的关键点在于数据的融合,数据融合将作为未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最重要的媒介,聪明的企业将用消费者数据决定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决策,实现生产上下游的整合,生产资源的利用更加优化,实现企业真正的价值创新。
  商业模式与智能服务体系创新势在必行
  “中国制造2025”并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革命,而是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创新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产业链和价值链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制造业的革命只是工业4.0实现的基础条件,其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商业模式与智能服务体系的创新技术变革,这两者才是未来工业界竞争的关键。
  未来工业界的机会空间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满足用户可见的需求和解决可见的问题,但“中国制造”必须在质量、污染和浪费等问题上加大力度,做到持续的改善与不断完善的标准化。第二个部分在于避免可见的问题,需要从消费者数据中挖掘新的需求为原有生产系统和产品增加价值。第三个部分在于利用创新的方法与技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如具有自省能力的设备等例子都是使不可见的问题透明化,进而去加以管理和解决不可见的问题。第四个部分是寻找和满足不可见的价值缺口,避免不可见因素的影响,这部分需要利用数据分析产生的职能信息去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这也是中国企业能够迎接未来新一轮工业革命所达到的最终目标。
  产品为载体、数据为媒介挖掘用户需求
  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从自身产品的缺点着手,忽视了客户的使用方式。
  例如:买汽车的人都会提出省油需求,汽车制造商因此致力于改进车型和发动机让车子更加省油,却忽视了用户的驾驶习惯对于油耗的影响。驾驶习惯对于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因此不会有用户要求汽车具备管理驾驶行为的功能。
  在工业4.0时代,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为消费者在驾驶时给出正确的驾驶提醒,并为消费者预测道路的拥堵情况,推荐更佳的路线。
  由此可见,工业4.0时代的市场竞争会从以往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向寻找用户需求的转变。
其他文献
本报讯 7月26日下午,“2019世界计算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继兴,中国电子信息產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等领导以及10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熊琛主持。  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2019世界计
本期聚焦汽车“新三化”发展趋势,对汽车“新三化”趋势的内涵及形成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的主要方向、技術进步情况、各国政策、企业战略等最新动态,并对汽车“新三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首辆既能路面驾驶又能空中飞行的“飞行汽车”日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展会上亮相。  据悉,这款名为“先锋个人陆空汽车”(Pioneer Personal Air Landing Vehicle)的飞行汽车由荷兰PAL-V汽车公司研制,目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2021年正式投放市場。  这款飞行汽车可供两人乘坐,功率为230马力,配备一个四缸发动机。车身由碳纤和钛铝合金材料
近日,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虹桥会展支行已升级为建行在沪首家“5G 智能银行”。据悉,“5G 智能银行”是建行借助科技金融战略,融合5G、物联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金融服务与社交、生活相连接,以提供极致用户体验为目标打造的智能化新概念银行网点。  “5G 智能银行”网点内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不仅可以高速上网冲浪,还可以体验远程驾驶、新型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云端游
智能城市的展望和场景  城市基础设施将实现5G IoT的全面监测和无缝覆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支撑城市产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网络化生产和服务在企业得到全面推广,在重点领域实现普及,新一代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在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取得成效,基于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城市治理、信息惠民、资源环境管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将逐步实现全面智能化。特别是越來越强大的认知
近日,在秋叶原出现一款来自中国品牌LR-Link(联瑞)的单口万兆网卡LREC6860BT,价格为10164日元(约合627元)。不同于常见的网卡,该网卡的主控来自Tehuti——一家以色列公司。基本规格方面,LREC6860BT采用PCIe 2.0 ×4接口,兼容X8/X16,被动散热,万兆下功耗为6.1W。  RJ45最高支持100米铜缆,其中超六类线(Cat6A)下可支持萬兆,普通六类、超五
42期—43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43期中。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三菱日联金融、三井住友和瑞穗日本三大银行集团,将涉足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业务。  报道指出三方已就统一标准和共同开发系统达成协议,争取2019年度完成实用化,并讨论成立二维码的企划开发公司。  据报道,日本三大银行将在日本引进中国等地普及的支付模式,同时可吸引訪日外国游客。并以此为契机,使日本有机会迈向无现金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经济新闻》在今年1月的报道中支出,支付宝
华为之所以能在OpenStack领域始终冲锋在前,有人说是因为华为财大气粗,也有人说是因为华为拥有大量技术人才,且惯使“群狼战术”,其实华为胜在懂得OpenStack的游戏规则,并深深融入其中。  2013年11月,华为成为OpenStack基金会首个来自中国的金牌会员,这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为所有想在OpenStack方面有所建树的中国厂商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榜样。2016年1月,华为再进一步,赢
工业级无人机概念界定及发展演进  概念界定  工业级无人机概念:工业级无人机是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可远程控制的航空器,它依靠空气动力为飞行提供升力,能够自主或遥控飞行,可在人工难于接触、涉足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精准化地采集、存储及传输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航线适应性和抗恶劣环境的能力。  研究范畴:无人机产业链条涉及领域较多,从上游测试设计环节、中游整机制造到下游运营服务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