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优化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逐渐朝着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便捷性及灵活性。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微课属于全新的学习方式,备受教育人员和学生的喜爱。基于此,本文就以微课的含义和特点为基础,研究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优化设计,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74-01
  语文属于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传统教学的方式较为枯燥且单一,降低了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传统教学的创新,进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
  一、微课的概念和优勢
  微课是以视频为基础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的展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微课属于现代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具有多种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微课具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微课教学不仅直观且生动,具备多元化及多媒体相互结合的优势,并且能够通过微视频进行充分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传递,帮助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二,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概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并且为形象认知方面。在语文教学形式及内容方面,微课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及独特性,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八分钟左右的核心内容,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其三,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微课体系中具备微反思,能够让教师对自己讲课的视频录像进行反复观看,之后对录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找到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改进和调整。教学中播放微视频,同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哪个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哪些内容是需要改进的,从而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1]。
  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少微课制作技能
  微课教学受到当地教育水平及发达程度的影响,一般在技术比较先进且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地区中能够使用微课教学,但是部分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微课制作水平低下,因此不能够全面普及微课教学。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非常不利。
  2.学校缺乏教学基础设备
  微课教学属于现代化教育中刚开始流行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实施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求大量的资金和先进基础设备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全面微课的教学。我国乡镇学校,教学资源比较落后,并且经济条件比较差,学校无法使用更多的资金购买微课教学设备,因此就不能够有效实现现代化的微课教学[2]。
  三、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优化设计途径
  1.完善微课平台功能
  网络平台是微课通过小团体和个体化逐渐朝着公众发展的基础,要想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微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完善微课平台的功能。学校可以基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实现微课板块的创建,其中具有自身微课视频资源的加载,能免费让学生进行下载和浏览,并且能让专门人员能够更新和维护网站及视频。此平台的创建要求具备一定的财力、人力及物力,大部分学校都不愿意使自身的财力和人力都转向此方面建设。要想能够对此种情况进行改善,就要学校、社会及政府能够支持和重视,对微课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2.提高微课制作技能
  通过调查表明,小学教师普遍表示教学过程中的选课、设计、制作课件等环节尤为重要,所以他们的精力都会集中在此方面,但是视频拍摄及编辑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环节都会被教师所忽略。所以,要想能够使微课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要提高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效率。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认真地钻研,提高微课适用性,提高微课视听效果,提高微课整体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教学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微课制作的技能。并且,学校科研部门要以微课为内容开展学术活动,实现微课教学交流的有效促进,进一步提高微课的教学质量。
  3.完善微课教学环节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混合学习、移动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等,此种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普及。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课堂造成了冲击,传统以教师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以学生学为主体。在此变革过程中,微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也要顺应改革潮流,创新传统思维及方式,实现技术和教学改革的有效结合。
  首先,要注重因材施教。小学语文课本都是根据单元的内容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具有核心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以不同的知识点完成微课的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微课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要注重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微课在课前、课后使用,学生都是面对多媒体设备,并不是教师,缺乏师生交流。[3]因此就要加强教师的在线互动,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在课中使用微课,教师就能和学生进行即时互动。只有教师积极参与进来,和学生进行互动,即时获得反馈,才能够实现师生的情感交流,以此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4.营造情境教学氛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对于客观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听从教师讲述,缺乏指定情境氛围,降低了课堂情景化。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成熟,所以具体的实物和画面比较容易被小学生所接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学,能够利用文字、声音和图像,使学生能够视听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活跃及直观的学习氛围,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感受到课文中最真实和自然的一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开辟学生的思维通道,实现信息接收量的扩大,实现分析力的发展和生成,提高鉴赏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实微课,优化微课,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蒋小英.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设计及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00023-00023.
  [2]李健友.试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6(29):18-18.
  [3]朱奎娟.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组织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变革使得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及演化趋势也发生变化。尤其近十年随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
目的:通过对比固定管电量与自动管电量技术扫描的图像结果,寻求平衡肺部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合理方案。方法:将受检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固定管电量扫描技术
近年来,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种形式的建筑不断涌现,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也纷纷出现。受多种因素制约,部分建筑物必须选择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给后期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采用砖混结构的多层房屋,抗剪强度低、抗震性能差,它们中的大部分采用天然地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诸如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等问题。对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能源等方面的基础,也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提供了生态方面的保障。当前,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不平衡程度正不断加大,要想更好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公益林正是其中平衡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键力量。本文以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为着眼点,认为生态公益林管理不仅仅需要政府统筹布局,也需要农户适当参与,从而改变僵化的
桩端桩侧扰动纠倾法是在桩单侧或双侧设置扰动孔,采用定向水射流扰动桩侧或桩端土体,降低桩的部分侧阻力或端阻力,促使桩基础产生竖向向下的位移。达到纠倾的沉降量要求时,再根据其具体的土质条件,采取定向水泥浆射流等加固方法,恢复桩侧或桩端阻力。与截桩纠倾等方法相比,桩端桩侧扰动纠倾受地基土类别影响较小,不必开挖工作井或工作沟,特别适合在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时使用;因而该纠倾方法更加经济实用。但在应用桩端